外交部談中美經貿摩擦:背離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則的做法沒有出路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9-06-19 09:09:32 | 來源: 新華網 |
6月1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回答記者提問。圖/中國外交部網
針對近日美國國內反對加徵關稅,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8日表示,中美經貿分歧是可以通過協商妥善解決的,前提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之上,任何背離這一原則的做法,都是沒有出路的。
在當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據報道,17日,美國就擬對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舉行聽證會。包括美服裝鞋襪業聯合會、高通、英特爾等晶片製造商在內的多家美行業協會和企業反對加徵關稅,認為這會令美企、消費者和工薪家庭受到衝擊。相關協會和企業反映,服裝、電子産品和其他消費品很難從中國以外的地方進口,替代性進口將推高成本;由於技術和基礎設施不足,數年內無法將生産從中國遷至越南等國;將生産遷出中國將導致成本上升。美“全球貿易夥伴”諮詢公司估測,美實施上述關稅計劃將導致逾200萬美就業崗位流失。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陸慷説:“我注意到,在美國舉行這個聽證會的同時,美國國內反對加徵關稅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他説,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近日也公開承認,美國新加徵的關稅會讓美國自己的企業和消費者埋單。另外,根據高盛公司近期發佈的報告,美國政府去年對中國商品徵稅的成本完全轉嫁到了美國企業和消費者身上,並且對美國物價的影響大於美方自己的預期。
陸慷説,長期以來,互利共贏的經貿投資合作給中美兩國的業界和消費者都帶來了巨大的利益。歷史也一再證明,中美之間的經貿分歧是可以通過協商妥善解決的,只要磋商對話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之上。“任何背離這一原則的做法,都是沒有出路的。”(新華社北京電 記者侯曉晨)
標簽:
相關新聞
- 2019-06-18對華加稅聽證會,美企掀反對浪潮
- 2019-06-18環球時報社評:美對華貿易戰挑戰了中國人權底線
- 2019-06-18“美國政府對關稅作用存在根本誤解”——訪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