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兩岸經濟相互依賴是互利共贏與共同發展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9-06-19 15:48:14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長期以來,外界只關注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程度,而且常常過分擴大與渲染。事實上,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中,兩岸經濟是相互依賴與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單方面的依賴。台灣經濟對大陸高度依賴,大陸經濟同樣對台灣有重要依賴。這是兩岸市場相互開放背景下兩岸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是經濟區域化與全球化的必然結果,是全球産業分工體系與産業鏈、供應鏈的有機組成部分。兩岸經濟相互依賴,也是資源互補、取長補短,是互利共贏與共同發展。
2018年兩岸貿易總額超過2000億美元,就是兩岸經濟優勢互補與互利共贏的體現。其中,台灣對大陸出口規模龐大,是因為大陸經濟體量大,市場容納大,同時表明台灣産品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有強大的出口能力。台灣對大陸市場依賴度比較高,即出口市場依賴度達26%左右,加上香港市場,合計達40%左右(今年5月降為38%)。從另一方面講,是大陸對台灣進口市場依賴度高,對台灣産品有高度依賴性。
大陸為何不從其他國家或地區大量進口這些産品,而需要從台灣進口?顯然,是大陸市場有需求,台灣這些産品還無法完全取代,需要依賴台灣進口的産品,尤其是部分高科技電子産品。美國對華經貿遏制的要害之一是限制包括晶片等高科技産品對大陸出口,進一步強化了大陸對台灣高科技産品進口的依賴。
2014年以來,大陸每年積體電路進口遠越過2000億美元,2018年首次越過3000億美元,達到3120億美元,台灣則一直是大陸最大的晶片進口地。據台灣《工商時報》3月20日發佈的“美拒陸將晶片列採購清單”稱,2018年,大陸從臺進口積體電路産品達974億美元,超過從韓國進口的827億美元,高居世界第一,兩者合計佔了大陸積體電路進口總額的80%左右。這表明在兩岸及國際産業分工體系下,大陸産業對台灣某些産品有高度依賴性,也就是對台灣經濟的局部依賴性。另一方面,也是台灣積體電路産品對大陸市場有高度依賴性,如果沒有大陸的龐大進口能力,台灣外貿出口與整體經濟就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經濟的相互依賴是正常現象。
特別是美國採取封殺華為的政策後,不僅要求美科技公司不得出售零件、技術與産品給華為,而且對有關國家或地區高科技企業也施加壓力,多家跨國公司在美國壓力下停止與華為合作或中斷供貨,對華為發展帶來巨大挑戰。而華為的重要客戶、先進手機代工廠商台灣的臺積電是否會停止代工,對華為生存與發展影響巨大。結果是,臺積電經過評估,未違反美國政府的相關法律與政策規定,持續與華為合作。這一事件足以反映,大陸高科技企業對台灣高科技企業也有很強的依賴性。
事實上,多年來大陸企業每年從台灣採購大量産品,也是大陸對台灣經濟依賴的另一表現。台灣企業的製造加工能力尤其是電子領域的製造能力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這是大陸高科技企業對臺採購不斷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放棄從臺採購,不是産品品質不能有效保證就是生産成本大幅提高,不利於大陸企業的發展。台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認為,華為每年對臺採購達150-170億美元,對台灣企業或台灣經濟非常重要,因此也呼籲“莫禁華為”。就是這個道理,兩岸企業、産業與經濟相互依賴,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合作共贏,相互依賴,才是正道。
兩岸經貿關係經過40年的發展,兩岸之間已形成較為緊密的産業鏈、供應鏈體系,這本身就是兩岸經濟的相互依賴,相互共存,共同進步與發展。然而,現在蔡英文當局卻配合美國,在經濟上對抗與遏制大陸,還要另起爐灶,企圖建立排除大陸的所謂“非紅産業鏈”,希望徹底擺脫經濟上對大陸的依賴,實現蔡英文上臺之初提出的“告別以往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現象”之目標。這是典型的“台獨”分離主義的政治思維,不僅違背經濟發展規律,與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合作背道而馳,違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傷害台灣經濟發展,而且也辦不到,做不到,只能是徒勞無益。特別是對台灣而言,一個海島型經濟體,初級能源98%依賴進口,産品也主要依賴出口,將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排除在外,切斷兩岸經貿往來,根本做不到,只會讓台灣陷入巨大的經濟與政治危機之中。
在當下兩岸關係中,兩岸經貿關係十分密切,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也是台灣最大的海外投資市場,台灣從大陸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但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大陸卻成為蔡英文當局堅定反對的對象與目標,“反中抗中”成為其政策主軸。台灣島內充斥著強烈的“反中”氛圍與現象,綠營媒體、學者與政客,整天在攻擊大陸,攻擊與台灣有互利共贏經濟利益的大陸。這是當今全球範圍內最奇特的經濟與政治現象。特別是中美經貿摩擦爆發以來,蔡英文當局更是一個接一個的出臺政策,在經濟上配合美國,遏制中國大陸,甚至是某種形式的對大陸經濟制裁。關鍵之一,就是在蔡當局看來,一方面,有“美國老大哥”撐腰,有美國的依靠,不怕失去大陸市場;另一方面還是有一定經濟自信,認為台灣經濟尤其是科技産業有一定優勢,不怕大陸的反制。
然而,大陸方面依然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出發,從海峽兩岸共同發展出發,以兩岸人民利益為優先,持續積極推進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促進兩岸民間經濟交流與合作,大力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不斷出臺大量惠及台灣同胞與臺企的政策措施。但這並不表示大陸會坐視島內“台獨”分裂勢力的倒行逆施,不表示大陸會長期容忍蔡當局阻礙與傷害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行為,一旦突破了政策紅線,必然會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環境,維護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有序發展,蔡當局也必將付出沉重代價。(作者:王建民,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福建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
相關新聞
- 2019-06-19割不斷的紐帶 “祖國和平統一”的兩岸民間最強音從這裡發出
- 2019-06-19廈門在臺首設“人才服務驛站” 將對臺人才服務直接送到台灣人才“家門口”
- 2019-06-19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漳州系列活動啟動 首批面向台灣青年工作崗位發佈
- 2019-06-19“融合發展 互利共贏”——兩岸各界聚焦共建平潭“共同家園”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春節前夕赴遼寧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2025-01-26
- 讀懂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底氣2025-01-26
- 澳門:金蛇賀歲喜迎春 節慶燈飾點亮街巷2025-01-26
- 兩岸同胞共迎新春系列活動在粵閩舉行2025-01-26
- 冰雪元素拉滿 第九屆亞冬會開幕式進行首次全要素綵排2025-01-26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