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業界推動大灣區食品溯源
|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9-07-10 09:23:34 | 來源: 人民網 |
為加快建設大灣區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共建健康灣區,“中港食品安全交流協會”等香港業界最近發起大灣區食品溯源註冊計劃,首批30家大灣區食品企業參與。這些企業從事食品和農産品的進出口時,運用區塊鏈技術向顧客提供可識別來源的優質産品。
簽約儀式近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的 “50+健康”博覽會上進行。食安交流協會主席劉松新表示,該協會秉持“食安天職,由我做起” 和 “不忘初心,食安思源”的宗旨,為推進大灣區食安工作踏出第一步。通過食品溯源註冊計劃,推廣香港作為可識別産品來源的國際貿易及轉運中心。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説,內地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而香港有經驗及一套與國際接軌的食安標準。香港業者與內地共同推進食品溯源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設,可以大灣區為起點,再向全國各地推廣。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完善港澳與內地間的食品原産地可追溯制度,提高大灣區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化水準。相關工作正在推進。今年5月,廣州市印發《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實施方案》,提出用三年時間構建以廣州為樞紐的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及流通服務體系,內地、港澳居民均可以在大灣區“菜籃子”品牌專檔,選購到符合供港澳品質安全標準的農産品。同時,港穗也簽署“菜籃子”合作框架協議,香港特區政府在食安標準和食安信息交流、農業合作等多方面,與內地方面保持緊密溝通,提供建議及支持。 (人民網香港電 記者連錦添)
標簽:
新聞推薦
- “進博之約”第八年,世界感受中國如此“確定”2025-11-06
- 中國對外開放如何“惠全球”?進博會裏找答案2025-11-06
- 台灣自媒體人走進四川閬中:感受三國文化、科舉文化,探尋古城歷史脈絡2025-11-06
- 台灣青年:我們都愛大熊貓2025-11-06
- 台灣青年參與《兩岸新發現》之“我們共同的抗戰記憶”系列節目的感受:向更多人傳播抗戰歷史與抗戰精神2025-11-06
- 驚艷大圖來了!一起“雲賞”年度最大超級月亮2025-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