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初步建立濕地保護體系
|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07-11 10:57:21 | 來源: 新華社 |
近年來,西藏不斷推動濕地保護體系建設,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自然保護區為主體,國家濕地公園、國際重要濕地和國家重要濕地等多種方式的濕地保護體系。
西藏濕地不僅是青藏高原的“物種基因庫”和重要的氧氣補給源,也是發源於此的河流流域生態系統的重要“平衡器”和“調節器”,在構築我國生態安全屏障方面起著關鍵性作用。
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數據顯示,當前西藏共有各類濕地650萬餘公頃,在我國各省區市排第二位。瑪旁雍錯、麥地卡和色林錯3塊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有13處濕地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建立了然烏湖等15處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建立了多慶錯等22處國家濕地公園(含試點)。(記者田金文)
標簽:
相關新聞
- 2019-06-27中國專家在日內瓦介紹中國西藏的扶貧發展狀況
- 2019-06-10西藏班學子離別“第二故鄉”
- 2019-06-05五世格達活佛:雪域高原上的愛國英雄
- 2019-05-08西藏園:看格桑花開
新聞推薦
- 時政新聞眼丨一年之內再赴海南,習近平重點關注這件大事2025-11-07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今天開幕2025-11-07
- 台灣各界人士座談 呼籲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2025-11-07
- 2025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漳州平和縣舉行2025-11-07
- “歸家”App爆火,照見海峽兩岸民心所向2025-11-07
- 今日立冬,順祝冬安!2025-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