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垃圾分類難倒?看日本這小鎮,垃圾得分45種

這幾天,在網絡上流傳很廣的一個段子是,上海人每天早上都要接受“靈魂拷問”:你是什麼垃圾?

 

被垃圾分類難倒?看日本這小鎮,垃圾得分45種

 

帶殼的海鮮、濕了的紙巾、帶骨頭的肉……爭論幹垃圾和濕垃圾分類成了上海人的社交新方式;喝完奶茶洗洗杯子,點個外賣不要餐具也成了常態。

 

有網友甚至想出了用“豬吃不吃”作為垃圾分類的標準:

 

被垃圾分類難倒?看日本這小鎮,垃圾得分45種

 

雖然網絡上和生活中有很多垃圾分類主題的段子博取大家一笑,但是對於垃圾分類的重要性,許多人都心知肚明。

 

被垃圾分類難倒?看日本這小鎮,垃圾得分45種

 

今年7月1日,“垃圾分類”的搜索指數上漲至147萬,可見這話題在中國有多熱。

 

當中國開始聚焦垃圾分類議題的時候,一些發達國家的分類回收工作已經“戰果”斐然。比如瑞典,垃圾回收率達99%,只有不到1%的垃圾被填埋。在可回收垃圾中,將近一半被用來焚燒發電供居民取暖、用電,甚至出現垃圾不夠用、需從別國進口的狀況。

 

被垃圾分類難倒?看日本這小鎮,垃圾得分45種

 

然而,99%的驚人回收率,在咱們鄰國日本的一個小鎮看來,還是不夠。

 

據《南華早報》報道,日本西部的上勝町,準備在2020年成為“零垃圾”小鎮——回收所有垃圾,不送任何東西去焚燒。

 

在這個有2000多名居民的小鎮,垃圾分類指導非常詳盡,看看這密密麻麻的垃圾分類指導單……

 

被垃圾分類難倒?看日本這小鎮,垃圾得分45種

 

這還只是2010年的版本,垃圾分為34種,現在,已經細緻到45種了。

 

具體細到什麼地步呢?舉個例子,假如居民想要扔一個礦泉水瓶,不但需要取下瓶蓋,還要把瓶子上的標簽撕除;

 

被垃圾分類難倒?看日本這小鎮,垃圾得分45種

 

想扔玻璃瓶的話,還得根據不同顏色分類;牛奶盒也必須折平、洗凈、晾幹。

 

被垃圾分類難倒?看日本這小鎮,垃圾得分45種

 

小鎮甚至沒有垃圾收集服務,居民們需要直接把垃圾送到處理廠。

 

如此“麻煩”的垃圾分類手法,一開始推廣得並不順利。在一部講述當地垃圾分類故事的紀錄片中,居民們回憶,當他們接到“任何東西都不可當垃圾扔掉,必須回收”這一任務時,都特別反對,因為要把垃圾分成幾十種實在太難了。

 

被垃圾分類難倒?看日本這小鎮,垃圾得分45種

 

不過,在看到焚燒垃圾對環境産生的危害後,居民們開始慢慢嘗試,並逐漸習慣了每天分類,久而久之,居民們把垃圾分類當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小鎮居民還探索廢物再利用手法,把不用的衣物、床單、被罩等加工做成泰迪熊、購物袋等商品,賣掉之後籌得的款項會繼續用於垃圾回收。

 

被垃圾分類難倒?看日本這小鎮,垃圾得分45種

 

現在,上勝町已經因為垃圾的高效回收成為日本在世界上人氣極高的網紅小鎮。上勝町的“零垃圾”研究院院長坂野明(Akira Sakano)説,“希望把上勝町模式推廣到全世界。”

 

……

 

被垃圾分類難倒?看日本這小鎮,垃圾得分45種

 

垃圾分類到底該細緻到什麼程度呢,你怎麼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