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中小學生"行讀三國" 臺生感慨:原來我們只是口音不太一樣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9-07-16 17:17:28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結營儀式(圖片來源:武漢市臺辦)
“我們中間隔著海峽,濃濃的親情卻怎麼也隔不斷!”13日,歷時8天的第四屆海峽兩岸中小學生“行讀三國”夏令營結營。結營式上,兩岸學生感悟:朝夕相處,認識加深了,親情更濃了。
本次夏令營,共有兩岸各38名中小學生參加,他們組成“魏、蜀、吳”三隊,探訪襄陽、荊州、赤壁三國古戰場,以“任務錦囊”遊戲和研學方式,了解三國歷史文化。同學們還遊覽了武漢名勝,完成國學課等特色體驗。
台灣《聯合報》教育事業部總經理潘素滿説,來大陸前,很多台灣學生擔心聽不懂大陸學生説話,很難與他們溝通、交朋友。但事實上,武漢學生非常熱情,主動與來自台灣的小夥伴攀談交流、悉心照顧。台灣學生慢慢覺得口音上的差別,並不影響溝通,簡體字也沒那麼難認,彼此之間文化共通,相互融合沒有任何障礙。
台灣帶隊老師張日郡説,很多參加活動的台灣學生發現,他們與大陸學生一樣,對三國歷史非常癡迷,最喜歡的人物也大多是關羽、趙子龍等,對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等經典故事同樣津津樂道。“很多台灣學生感慨:原來兩岸學生只是口音不太一樣,我們的文化基因一模一樣。”
“在這裡,三國故事真實重現在眼前,太奇妙了!”台灣小學生黃峻騰是“三國迷”,此次夏令營,真實走進三國古戰場,令他激動驚喜。當他發現,荊州古城有三道城墻,每道城墻厚度超過他想像,頓時,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情節生動浮現。他也真切理解了這裡為何固若金湯、易守難攻。“回台灣後,我一定會跟那裏的夥伴們講,多到大陸、去湖北走走看看,那裏的歷史文化底蘊真的太深厚了,那些收穫是書本裏看不到的。”
台灣小學生嚴奉玄説,來大陸前,他曾誤以為這裡發展落後、環境不佳,但在武漢的經歷令他驚訝,“這裡有高鐵、地鐵、大橋,空氣清新,是一座非常繁華、現代的城市。”
由武漢外國語學校美加分校與台灣《聯合報》合辦的“行讀三國”夏令營自2016年起年年舉辦,已有約100名台灣中小學生來到湖北、武漢,他們普遍表示,在活動中增進了對中華歷史文化和大陸的了解,與大陸同學加深了友誼,近年,報名學生人數逐年增加。(中國台灣網武漢市臺辦通訊員宋磊/文 劉宇/圖)中國台灣網7月16日訊
營員們表演三國經典人物(圖片來源:武漢市臺辦)
相關新聞
- 2018-06-07兩岸同根源 家風世代傳
- 2018-07-24栽種共同的心願——蘇臺青少年共植同根樹
- 2019-07-15“相約齊魯·情係中華——2019魯臺青年交流季”拉開帷幕
- 2019-07-152019年第十五屆臺胞青年北京夏令營活動在成都完美收官
- 2019-07-15畫下同心圓共係兩岸情 全國首家“臺創學院”在江蘇淮安成立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