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文脈:海南八音 聲聲不息

核心閱讀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已經流傳千年的海南八音,記錄著當地人的點滴生活,承載著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認同,是一種特殊的記憶載體。但在傳承過程中,海南八音也面臨創作人才匱乏、如何創新等非遺共性問題。

 

為了留住這份文化之音,從提供排練和演出場所到開辦校園培訓班,當地進行了多樣化的探索,以期讓海南八音經久流傳,聲聲不息。

 

在很多海南人心裏,海南八音是一種特殊的記憶載體:《送新娘》歡快的鑼鼓預示著喜慶,《萬花燈》悠揚的嗩吶伴隨著星點的孔明燈緩緩上升,《鬧軍坡》與海南盛大的節日軍坡節一道開場……

 

據記載,海南八音始於唐代、興于明清,現存工尺譜仍有500余首流傳。海南八音因採用弦、琴、笛、管、簫、鑼、鼓、鐃八大類樂器演奏而得名,旋律有歡快有憂傷。在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方面,海南八音面臨著很多共性問題:受眾減少、創作人才匱乏、傳承與創新的關係探索有待深入……

 

人們發現,只要找到合適的方法,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依然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甚至還有發展之勢:從2008年至今,海口美蘭區的八音演奏隊已經從8支增加到25支;美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少年八音培訓班參加人數逾400人。不僅是美蘭區,從秀英區石山鎮到龍華區新坡鎮,海口每個區鎮都有自己的八音隊。

 

在海口美蘭區,記者體驗了屬於海南八音的一天。

 

免費提供排練和演出場所,讓老中青皆可參與

 

週六上午,在海口市人民公園、騎樓老街都有八音演出。

 

在人民公園演出的是美蘭女子八音隊,指導老師叫黃茲合,今年已經80多歲了,從小就跟著鄰村的八音師傅學秦琴、二胡。

 

2008年,海南八音器樂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當地文化部門琢磨,要讓人愛學,首先要擴大知曉度和影響力。公園人多,就請黃茲合前來傳授技藝。有老學員想學八音,擔心學不會,也不捨得買樂器,黃茲合買了樂器借給人學。一年多後,他把一支60歲到70歲的隊伍帶上舞臺。

 

在八音的傳承上,美蘭區文化館館長陳帥坦言:“我們財力有限,但不等於作為有限,要把經費用在刀刃上。”

 

首先要盡最大力量吸引關注。美蘭區組織起一年一度的八音比賽,鼓勵參與,免費觀看,吸引了不少民樂愛好者的關注。參賽隊伍從第一屆的8支,增長到2018年的25支,幾乎每個街道都有自己的八音隊。

 

八音隊多了,排練場所成了問題。傳統的八音曲目,聲音響亮,容易擾民。美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建好,首先免費開放八音練習室,既涼快,又不干擾鄰居。

 

“我們不能為愛好者提供樂器,但免費提供排練樂器還是可以做到的。非遺要融入新時代,需要吸引群眾參與,激發大家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美蘭區宣傳部長鄭艷説。

 

有了場地,有了隊伍,自然就有了演出。週六上午,納方園八音隊走進騎樓老街演出。30多名隊員,老中青都有,演出沒有酬勞,但並不妨礙隊員們表演的熱情。隊長馬樹榮71歲,在樂隊中吹喉管。他告訴記者,原先學喉管的人少,他們有意識地加強表演,加上這種樂器便宜,容易上手,慢慢就有人開始學了。

 

解決師資問題,讓孩子們接受完備的音樂教育

 

每週一與週二下午的二、三節課,是美蘭區靈山鎮中心小學三年級九班的八音課。

 

2012年,在靈山鎮中心小學工作20餘年的校長陳繼俊很苦惱:“生源都來自農村,美育、體育很缺乏,孩子的課餘生活太單調了。”後來他遇上了黃茲合,在海口市區兩級教育、文化部門的幫助下,靈山鎮中心小學鄉村少年宮第一屆八音培訓班辦了起來。

 

八音班創辦之初,有些困難超乎想像。“首先是來自學生家庭的反對,很多農村家長認為孩子把書讀好就行了,學八音是耽誤時間。其次八音的社會認知度不高,孩子要學,家長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最重要的是學校缺乏師資,教育孩子要懂得他們的心理、行為習慣,我們需要新的力量。”陳繼俊説。

 

新的力量興起于海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試點實踐。海口市委領導提出,要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成服務中心、慈善中心、信仰中心。在當地相關部門的組織引導下,大批有專業知識背景的志願者們走進了鄉村學校、環保教育等領域,靈山鎮中心小學也引進了畢業于山東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的王建華老師。

 

科學的訓練方法、專業的音樂教師,不僅讓鄉村的孩子們得到了更完備的音樂教育,走上了城市的舞臺,也讓更多家庭認同、接受了八音。“我們還專門進行過統計,八音班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僅不會下降,反而還有所提升。”陳繼俊説。

 

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創造條件,如今靈山鎮中心小學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有了八音班。“原先擔心的師資問題有了解決方案,我們還打算繼續開辦八音班,讓孩子們的興趣培養能延續下去。”鄭艷説。

 

暑假到了,靈山鎮中心小學八音班的學生們仍然會繼續練琴。為啥要練琴?三年級九班的孩子們説法不一,有的認為八音很有趣;有的認為中阮很好聽。練過八音的孩子,對於本土與傳統文化的情感認同更深。而問孩子們在家練琴會想到什麼時,他們答:“謝謝王老師教我們八音。”

 

找到傳承與創新的平衡點,讓八音遇到更多知音

 

在納方園八音隊,65歲的嗩吶隊員溫進良對八音美的記憶,是關於夜晚的。“小時候,伯父買了一台老式手搖留聲機。我睡到半夜悄悄爬起來,瞇著眼睛偷偷聽黑膠唱片裏的八音。音樂不急,特別容易走進心裏。”溫進良很感慨:“現在,有點太快了。”

 

的確,曾經讓海南八音紅火的旋律、節奏、配器,與今天的潮流、環境、審美習慣有了出入。捋順傳承與創新的關係,是躲不開的話題。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孔慶才今年68歲。除了每年6、7月以外,他帶隊的靈山鎮八音演奏隊最近幾年沒有一天不是從早忙到晚。“我們隊與其他八音隊最大的區別在於有樂譜。”孔慶才指著面前厚厚的一摞八音簡譜笑著説,“傳統的工尺譜已經很少有人認識了,但是老的曲目不能丟,那是八音的精華,也是八音能傳承下來的原因。我們把它變成簡譜,很受歡迎。”

 

黃茲合認為,八音傳承,要解決受眾減少的問題。人們不會喜歡不懂的事,八音要擴大影響,説不如教,教不如學。從教學上説,要把培訓時間縮短,讓人們上手快,練習時有成就感,才能持續堅持。就曲目本身而言,要適應當下的藝術環境、審美習慣,尊重傳統也要創新。比如過去沒有擴音器,所以鑼鼓嗩吶很響,現在有了擴音器,就要控制鑼鼓嗩吶,降低音量。

 

非遺傳承,創作型人才依然不足。在創新方面,納方園八音隊另辟蹊徑。

 

他們嘗試在比賽中創作新曲目,如《龍飛鳳舞》《搖滾八音》《春耕鑼鼓》等,在樂器的組合上,增加了聲音更清脆、節奏更明快的古箏,厚重悠揚的大提琴。但大家認為,傳統也有不可替代的地方,比如椰胡、喉管定音低,味道更足。“這些曲子,已經流傳了逾千年。這説明其本身是美的、有生命力的,我們只要不刻意否定,誰説它不能繼續流傳下去呢?”黃茲合説。

 

激活非遺的傳承基因(記者手記)

 

“500余首,流傳千年,説明瞭八音美好的生命力。”採訪中,黃茲合的這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如何激活這種美好的生命力,是海南八音在海口的實踐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

 

傳承美好,要注重發現,更要鼓勵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伴隨著人們走過了漫長的歷史,很多表現形式、生産方式與內容,都和當下的習慣、潮流、生産生活環境有不一致之處。這需要我們立足當下,推陳出新,傳承美好,根植自信。

 

傳承美好,根植自信,不能只挂在口頭上,而是要落實在行動上。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中的美好,“説不如教,教不如學。”要鼓勵更多人參與其中,深入體會美好的力量,增強傳統文化審美素養。這需要物質投入,更需要積極作為。

 

以海口為例,市區財政投入有限,卻能通過組織比賽、免費提供訓練場所、樂器等方式,讓更多人帶著興趣投入非遺的傳承之中;專業志願者服務的加入,彌補了師資編制等力量的不足,讓更多農村孩子享受到藝術學習的快樂。堅守本根的同時又與時俱進,“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無論是老一輩的非遺傳承人,還是新體驗八音樂趣的小朋友,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比旁觀者更深一分,審美認同、情感歸屬與文化自信,也會更多一層。

 

離開靈山鎮中心小學時,有人看著熱汗滾滾專注排練的孩子,説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這些孩子們,也會有機會走向遠方。

 

從小的培養,系統的訓練,會讓他們更加懂得“岸上蕭蕭離別情,水中切切琵琶行”的美好與牽掛。在漫長的歷史中,這樣的美好與牽掛,曾照亮過無數人來時的路,誰説不會鼓舞他們面向未來的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