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些媒體和經濟學家認為“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簽太武斷”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9-08-07 10:36:36 | 來源: 人民日報 |
當地時間8月5日,美國財政部發佈聲明,宣佈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對此,不少美國媒體和經濟學家認為,中國並不符合美國財政部自己制定的所謂“匯率操縱國”的量化標準,美國此舉完全是政治操作,是重大的決策錯誤。
《華盛頓郵報》認為,中國在市場上一直保持謹慎。該報在報道中援引金融公司“經濟決策”首席經濟學家和策略師艾倫·西奈的觀點稱,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是“重大的決策錯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近日有所下跌並“破七”是市場力量作用的結果,符合客觀經濟規律,並非中國政府刻意干預,“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的言論完全是政治性的”。報道還援引《人民日報》評論稱:“為世界注入穩定性、確定性,為各國共同發展多提供條件、創造機遇,這是大國應有的擔當。但是,美國一些人的做法恰恰相反。”
《華爾街日報》評論稱,從某種程度上説,無論中國政府採取了何種措施,美國政府都要繼續加徵關稅,但這將打擊美國經濟。美國7月新出口訂單領跌,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下滑至2016年8月以來最低水準。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認為,美國財政部此舉“加劇了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報道援引知名外匯市場分析師馬克·錢德勒的觀點稱,私營部門和多數經濟學家觀點一致,並不認為中國是“匯率操縱國”。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美國財政部前官員杜大偉表示,美國財政部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之舉“顯然對美國經濟不利”,“美國人肯定能感受到政府在商業的車輪上撒沙子,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放緩”。
美國康奈爾大學貿易政策教授、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區負責人的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認為,目前中國經常賬戶趨於平衡,也未干預外匯市場,根據美國財政部匯率政策報告的標準,中國甚至都未達到“操縱匯率”的條件。“認定一國操縱匯率的依據是該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其干預匯率歷史和經常賬戶順差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重。美國現政府上任以來,美國財政部連續向國會提交的5份半年度匯率政策報告都未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美國財政部此時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簽太武斷,因為中國不符合其中任一條件。”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多邊金融機構,IMF就人民幣匯率作出的客觀評判更具權威性。早在2015年5月,IMF就得出人民幣幣值不再被低估的結論。在不久前結束的IMF對中國的第四條款磋商中,IMF重申人民幣匯率大體符合基本面。IMF7月發佈《2019外部風險報告》説,中國經常賬戶順差佔GDP比重已從2007年的約10%大幅降至2018年的0.4%,中國外部頭寸已基本符合中期經濟基本面,表明中國經濟增長不再依賴出口拉動,而轉向內需驅動,預計未來幾年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將進一步下降。
(人民日報美國華盛頓電 記者 吳樂珺)
新聞推薦
- 兩岸林博會在三明啟幕 逾500名臺胞參展參會2024-11-08
- 臺企深掘進博機遇:“回頭客”續前緣 “頭回客”覓新機2024-11-08
- 第六屆“海峽兩岸校園(網絡)歌手大賽”正式啟動2024-11-08
- “親,來品茶”兩岸青年武夷山打卡系列活動(茶博會季)即將啟動2024-11-08
- 臺青追夢貴州行:探尋中醫文化 感悟康養魅力2024-11-08
- 了卻三代人夙願 臺胞姐妹回湖南道縣尋親祭祖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