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亂局中的“台獨”鬼影:示威現場常有台灣元素

香港反對派煽動的示威活動已持續兩個多月。《環球時報》記者每次到示威現場報道時都注意到,除了有“港獨”分子扛著英美國旗走來走去,來自台灣地區的各種旗幟也會出現在人群中。“台獨”影子正在香港亂局中晃動。民進黨當局多次隔海為暴徒搖旗吶喊。蔡英文最近的涉港表態是在8月19日和20日,她聲稱“支持香港人追求民主自由”。前段時間,蔡英文還將潛逃至台灣的一批亂港分子稱為“來自香港的朋友”。一系列跡象似乎正在印證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區前行政長官董建華上月底説的一番話。他當時表示,香港這次風暴有幕後推手,“種種跡象都指向台灣和美國”。

 

示威現場,台灣人受到“禮遇”

 

8月13日,大量示威者在香港國際機場非法聚集,嚴重影響機場的正常運行。當時,有上百名暴徒堵在機場T1客運大樓離境大廳的安檢入口外阻止旅客通過。《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當幾名來自中國台灣的旅客也嘗試進入時,他們受到了“禮遇”,示威者主動讓開一條路,允許他們通過,並且有人大聲喊出吹捧蔡英文的口號。

 

在其他示威現場,記者看到過有從台灣專程趕到香港的年輕人,他們手持與暴徒相互應和的標語。在香港示威者經常使用的社交平臺“連登”上也不乏台灣人的影子。有網民將自己的台灣身份證和一張“香港人加油”的紙條放在一起拍照,上傳至“連登”鼓動香港青年繼續上街。

 

“台獨”勢力與香港激進分子的身影也曾可疑地出現重疊。2014年3月18日,台灣一群反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民間團體和學生代表衝破“立法院”大門,強行進入議場霸佔主席臺,導致臺“立法院”被佔領23天之久。其間,蔡英文、謝長廷等民進黨政客到現場煽風點火。此事被稱為“太陽花學運”。也有很多台灣人不喜歡“太陽花”這一經過美化的名字,而將這件事稱為“3·18佔領‘立院’事件”。

 

今年,相似的一幕出現在香港。7月1日,部分激進分子在香港回歸22週年紀念日的晚間衝進立法會,四處打砸。現場的慘狀讓後來趕到的《環球時報》記者終生難忘。當時,暴徒們在墻上留下許多塗鴉,其中包括“太陽花HK”。許多港臺媒體將此事稱為“港版太陽花學運”,向來熱衷於煽動暴亂的《蘋果日報》更是發表題為“佔領時間短,宣言效果遜太陽花”的文章,“惋惜”之情溢於言表。台灣“太陽花學運”頭目林飛帆事發當晚在社交媒體發帖,對暴徒表示支持。

 

半個多月後,香港媒體報道稱,有超過30名在7月1日鬧事的亂港分子潛逃至台灣。他們大多是學生,有人尋求“庇護”,有人打算在台灣讀書,以延長逗留時間。那時候,蔡英文稱這批人是“來自香港的朋友”,“會基於人道做適當處理”。臺當局在香港暴亂中呈現的形象愈發可疑。

 

有臺民間機構給香港送物資

 

一些台灣民間機構及企業也在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兩個月來,台灣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一批為香港示威者募捐籌款購置防護物資的帖子。據了解,台灣口罩、面具等物資的銷量有所增加。有媒體披露稱,台北火車站附近的五金雜貨舖經常有人批發頭盔、各種工具,發貨目的地通常是香港。

 

《環球時報》記者在海外社交媒體上發現一個來自台灣名為“Chiang shuwen”的賬號。該賬號在8月9日發過這樣一則帖子:“如果你願意,請參與募捐,買防毒面具和濾罐送到香港。”這名用戶呼籲將物品直接送到台北濟南基督長老教會,或集中送到一個名叫黃春生的牧師手裏,因為他“已與香港建立管道”。帖子最後稱:“我們將透過在台灣的香港‘邊青’送到香港,運費由我們另外募集。”

 

“邊青”是港臺地區的一種特殊稱謂,簡單來説是“邊緣化的青少年”。台灣媒體“換日線”曾于2017年刊文提到香港“邊青”問題:“他們不清楚也不明白自己到底為何而存在,找不到方向,利用自我放逐去尋找存在,卻反被有心人吸收利用。未被及時拉回來的青少年們就這樣成為社會的隱患。”

 

一個名為“wesupporthk”的網站也引起《環球時報》記者的注意,上面正在售賣煽動性徽章等紀念品。網站下方有一段話:“該産品已獲台灣博方文創事業有限公司正式授權,同時再次感謝‘香港’‘加油’(徽章字樣)創作者KYO馬賽先生創作作品為香港人打氣。”

 

在網絡上搜索“博方文創事業有限公司”後發現,其經營範圍非常廣,包括鞋、帽、傘批發,以及産品設計和圖書出版。台灣《經濟日報》報道説,博方文創公司曾稱,“香港”“加油”翻轉字設計作品接受免費授權申請,“不論是T恤、刺青、背包等,都能免費使用這款翻轉字,藉由設計的力量,表達深層的支持”。

 

圍繞臺當局對香港激進分子的支持舉措,臺知名政論人士邱毅在社交媒體上這樣總結:“第一是提供財務方面的支援;第二是提供街頭暴力抗爭,甚至城市遊擊戰的經驗和訓練;第三是台灣媒體的鼓動煽惑與唱和;第四是給予‘港獨’頭頭庇護承諾。”

 

“台獨”勢力的小算盤

 

眾所週知,香港“反修例”事件的起因是為了處理去年發生在台灣的一樁謀殺案:2018年2月,20歲的香港姑娘潘曉穎被其男友陳同佳殺害。按照香港法律實行的屬地管轄原則,香港法院對台灣殺人案件沒有管轄權,所以香港警方無法以謀殺罪起訴陳同佳。台灣士林地方檢察署在同年12月3日正式通緝疑犯陳同佳,向港府請求協助遣送陳回臺接受調查。然而在2019年2月21日,台灣“陸委會”卻表示,不同意香港特區政府以“一個中國”為前提修改引渡法例,以此與臺方交涉。

 

香港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日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説:“香港跟台灣沒有官方來往,但是執法部門會進行工作合作。台灣警方一開始告訴我,台灣很願意把嫌犯引渡回去。但是後來由於政治化處理,‘陸委會’一齣來説三道四,台灣警方又有不同的聲音,他們受到了來自上面的壓力。”

 

相比命案,台灣當局顯然對攪局更感興趣。據美聯社近日報道,不少專家認為相關事件“更添各界就北京對臺‘一國兩制’方案的疑慮,有利於明確‘反親中’、將在明年選舉中尋求連任的蔡英文”。美國密蘇裏州立大學臺海問題專家郝志堅認為,蔡英文將盡可能利用“一國兩制”議題來打擊國民黨,指控“親中”的國民黨試圖“出賣台灣”。

 

對於蔡英文攪局香港的動機,邱毅認為有4點:配合美國打香港牌,向特朗普政府表明她是個聽話、好用、有用的棋子;破壞“一國兩制”,破壞對兩岸統一的期待;煽動台灣“反中”“恐中”的民粹,有助於她的連任選情;使“台獨”與“港獨”合流,壯大“台獨”聲勢,好落實其“兩國論”路線。

 

8月19日,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正告民進黨當局停止破壞香港特區的法治,停止插手香港事務,不得以任何方式縱容違法犯罪分子。

 

“定時炸彈”

 

民進黨當局為自身政治圖謀肆意包庇香港暴亂分子並非“包賺”的生意。亞太智庫研究員齊泰軒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些亂港分子是因暴力問題赴臺尋求“庇護”的。他們衝入香港立法會進行打砸搶的行為,透過媒體傳播到全世界,沒有任何人能否認這是暴力。對於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而言,允許暴力分子入境,無疑是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這些人鑽了空子去台灣尋求所謂‘庇護’,台灣民眾對他們也會持保留態度。”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助理研究員王江對《環球時報》記者説,如果這些亂港分子涉及在香港的刑事犯罪,就目前引渡方面的法律而言,很難將他們引渡回香港,這其實也是修例最開始想解決的問題。王江認為,蔡英文公開表示支持這些人,其實就是打所謂的“自由民主牌”,以博取一些西方國家的關注。

 

蔡英文的做法遭到島內痛批。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陳奕璇近日撰文稱,香港事件不應成為蔡英文的選票提款機,然而可以預想到的是,她將把台灣統“獨”光譜推向極端,同時將台灣民眾的未來推向高度不確定的狀態,而這種情勢卻可能持續內耗台灣,“畢竟飲鴆不能止渴,只能止癮頭呀!”【環球時報赴香港特派記者 范淩志 趙覺珵 陳青青 王雯雯】

 

香港亂局中的“台獨”鬼影:示威現場常有“台灣元素”,綠營“聲援”懷揣政治圖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