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科學突破獎公佈 黑洞照片拍攝團隊等獲獎

“科學研究本身並不是為了獲獎。不過如果能得到認可,對科學家未來的研究會起到鼓勵作用。” 9月8日,中科院上海天文臺臺長沈志強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説。

 

美國當地時間9月5日,沈志強參與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合作組織獲得2020年科學突破獎基礎物理獎。

 

當天,科學突破獎基金會及其贊助人共同宣佈2020年科學突破獎及新視野獎的獲得者,並將總額達2160萬美元的獎金用於獎勵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和數學領域的重要成就。

 

“這項工作遲早會得到認可”

 

科學突破獎有“科學界的奧斯卡”和“豪華版諾貝爾獎”之稱。它每年設置1個基礎物理獎,1個數學獎以及最多4個生命科學獎,每個單獎的獎金為300萬美元。

 

幾個月前,第一張黑洞照片曾刷爆朋友圈,如今它的研究團隊再次受到關注——2020年突破獎基礎物理獎頒發給EHT合作組織的347位成員。

 

“這項工作的重要性遲早會得到認可。” 沈志強在談及獲獎感受時説。

 

EHT項目組在今年4月通過6篇論文發表了有關黑洞圖像的研究成果。據科學突破獎官網介紹,論文的347位作者將“平均分享”300萬美元獎金。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大陸共有16位科學家參與此次黑洞圖像的觀測與研究工作。此外,中國台灣也有科學家參與這項研究工作。

 

沈志強介紹,中國科學家在這項國際合作研究中各盡其能,在早期推動該項國際合作、EHT觀測時間申請、夏威夷望遠鏡觀測運行、後期的數據處理和理論分析等方面均作出了中國貢獻。

 

“大科學需要大協作。EHT項目組因為拍下第一張黑洞照片而獲得2020年科學突破獎。6篇論文共347位作者,他們同時都是獲獎者,而不分什麼第一作者、第二作者。” 北京化工大學原副校長陳冬生教授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評價説。

 

儘管科學突破獎官網提到“平均分享”,沈志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前EHT合作組織成員正在討論更好的分享方案:比如是否有可能每位獲獎者拿出一部分獎金,用於獎勵團隊中為黑洞圖像製作付出很多努力,但又未能在論文上署名的“幕後英雄”,或者用來資助團隊中更需要研究經費的年輕人。

 

獲獎是對這項國際合作研究的肯定

 

“獲獎最大的意義在於,它是對這項國際合作研究的一種肯定。不僅是對目前已取得成果的肯定,更是對接下來工作的期待。” 沈志強説。

 

對於EHT合作組織未來的研究計劃,沈志強透露,今年4月公佈的第一張黑洞照片儘管引起公眾極大關注,但由於清晰度有限,大家看到後依然不“解渴”。未來還將製作包含更多信息量的黑洞圖像,而且很快將與公眾見面。

 

“黑洞的概念在100多年前就提出了,但直到今天我們仍沒有完全解決關於黑洞的疑問。” 沈志強説,拍攝第一張黑洞照片表明,人類對黑洞的認識在不斷進步,但它並不是終點,未來的黑洞照片將從研究角度進一步加深對黑洞以及其他宇宙現象的本質的理解。

 

除了製作第一張黑洞圖像,2020年科學突破獎還“花落”以下領域:確定肥胖症的生物學基礎;發現痛覺的生物化學機制等等。

 

科學突破獎的獎金由谷歌聯合創始人之一謝爾蓋·布林,臉書公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和普莉希拉·陳夫婦,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等多位企業家和投資人共同捐贈。

 

“毋庸置疑,成功企業家出資獎勵基礎研究原創成果,有利於提高全社會特別是企業界對基礎研究的重視。” 陳冬生表示,希望更多企業以多種方式支持基礎研究、開展基礎研究,希望更多社會資本能夠資助基礎研究,希望更多優秀青年學者投身基礎研究,形成尊重知識、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良好社會文化。(科技日報電 記者 劉園園 通訊員 羅睿)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