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發表

央視網消息:今天(14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這是繼1996年後,中國政府發表的第二部糧食白皮書。

 

《白皮書》突出強調了國家糧食安全是頭等大事的戰略定位,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集中展現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偉大成就,彰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依靠自身力量端好自己飯碗的戰略自信。

 

白皮書給出了一系列有説服力的數據,比如有兩個重要指標雙雙超過6.5億噸:一是,糧食總産量2015年以來穩定在6.5億噸以上;二是,2018年全國共有標準糧食倉房倉容6.7億噸。我國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對世界也是一個巨大貢獻。同時,中國政府始終沒有忘記貧困群眾,佔全球近1/5的人口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其中第一個不愁就是“不愁吃”,這在世界脫貧史上也是一個壯舉。

 

《白皮書》還系統闡述了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向國際社會貢獻了保障糧食安全的中國方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了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引領推動了糧食安全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穩步提升糧食生産能力,保護和調動種糧積極性,創新完善糧食市場體系,健全完善國家宏觀調控,大力發展糧食産業經濟,全面建立糧食科技創新體系,著力強化依法管理合規經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在介紹國際糧食合作的豐碩成果時,白皮書提出中國政府積極踐行自由貿易理念,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著力促進世界糧食安全。一方面,擴大對外開放。取消相關農産品進口關稅配額和許可證等非關稅措施,進一步放寬農業領域外商投資準入限制,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糧食市場的廣度、深度不斷拓展。另一方面,加強國際合作。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在共建“一帶一路”、中非合作論壇、南南合作等多雙邊合作機制的框架下,積極參與世界糧食安全治理,提供力所能及的國際緊急糧食援助。

 

白皮書還展望了未來糧食安全政策舉措,為各方提供持續穩定的糧食安全發展預期。當前,中國糧食安全形勢持續向好,但從中長期看,糧食供求仍將處於緊平衡態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央視記者  劉成 鄭天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