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即將滿月 乘客有哪些嶄新體驗?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即將滿月 乘客有哪些嶄新體驗?

 

9月25日,工作人員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為乘客辦理行李托運。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攝

 

自9月25日通航以來,大興機場以其形似金色鳳凰的世界最大單體航站樓、硬核科技帶來的優質服務、世界首次實現“高鐵地下穿行機場”等創新點成為了中國面向世界的一張嶄新名片,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首。

 

大興機場即將“滿月”,對於乘客而言,他們又有哪些新鮮體驗呢?近日,筆者搭乘大興機場線列車,前去一探究竟。

 

“五縱兩橫” 交通便捷

 

大興機場橫跨兩市,位於北京市大興區及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距離天安門46公里,首都機場67公里,北京城市副中心54公里。

 

看似遙遠的距離,旅客前往是否方便?為保證旅客順利抵達,大興機場規劃建設了“五縱兩橫”綜合交通體系,旅客可以選擇軌道交通、城際鐵路、機場巴士、省際客運、出租汽車以及私家車等多種交通方式。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容軍對“五縱兩橫”交通網進行了介紹,“五縱”為軌道交通大興國際機場線、京雄城際鐵路、京開高速公路、京臺高速公路、大興國際機場高速公路;“兩橫”為大興國際機場北線高速公路、廊涿城際鐵路(在建)。“五縱兩橫”交通網不但可滿足旅客出入機場的交通需求,同時也成為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主骨架。

 

有了完備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旅客可以根據出行計劃和自身偏好選擇合適的交通方式。其中,軌道交通大興國際機場線和京雄城際鐵路因綠色環保、快速便捷的優勢成為許多旅客的優先選擇。

 

作為溝通市區與大興國際機場的軌道交通命脈,大興機場線列車設計速度最高可達160km/h,遠超國內目前最高運行速度60-120km/h的傳統地鐵列車。旅客章先生向筆者感嘆道:“真的太快了,只花了19分鐘,就能從草橋地鐵站來到大興機場!”同樣作為軌道交通,旅客乘坐京雄城際鐵路高鐵列車前往也十分快捷。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副總經理孔越介紹説:“大興機場是全球首座高鐵地下穿行的機場航站樓。”旅客從北京西站出發到專門的檢票口,搭乘“復興號”高鐵列車可直達大興機場,最快20多分鐘。出城際鐵路或機場線,均可直抵托運行李安檢臺,然後乘電梯直達出發層。

 

除這兩條軌道交通外,大興機場還開通了6條市內機場巴士線路和4條省際客運班線;並統一管理調度計程車,分開設置蓄車區和迎客區,方便乘客搭乘;另外還設置了停車樓和多個停車場,加起來將近9000個車位,並實現了路測交通指揮調度,讓旅客出行不再犯難。

 

智慧出行 一路暢通

 

從進入機場到登機,大興機場致力於“全流程、零介入、無紙化”的服務標準,使用自助值機和托運、刷臉通行等智慧化手段,使得旅客擁有了全新的暢快體驗,助力旅客實現智慧出行。

 

大興機場配備了400多臺自助值機和自助托運設備,覆蓋率達80%。旅客只需要輕輕點擊觸摸屏,刷身份證,就可以順利地自助列印登機牌、行李牌,辦理托運手續等。

 

除國際值機必須在四樓傳統值機大廳辦理手續外,國內旅客可在三層國內出發、地下一層軌道站廳自行完成國內值機和安檢,不需轉換樓層,直接通達各自區域。旅客甚至可以直接在城市航站樓草橋站直接辦理國內、國際航班行李托運和值機手續。“真的很方便,我的行李在地鐵站就已經辦理托運了,感到一身輕鬆,現在可以美美地拍照片啦!”準備乘機出遊的汪女士對筆者説。

 

“嘀——”的一聲,旅客靠“刷臉”通過了值機關卡。這是大興機場現行的“一臉通行”技術,旅客通過自助值機設備完成人臉識別後,便可在機場順利通過安檢、值機、登機等環節,而無需出示身份證、登機牌等證件。這既能讓旅客感受到一路暢行,又能高效縮短人工查驗時間和旅客的登機時間。東航工作人員的實地體驗情況顯示,從值機、行李托運到登機口只需要20分鐘。

 

東方航空地面服務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籌備組副組長黃琳介紹説,這套系統的背後,不只有5G,還有人工智能、AR、無線射頻識別等技術的廣泛應用,智慧出行不僅是一個個創新點的拼湊,而且是對整個出行流程的重塑。“一個智慧的出行服務系統,不能是一個個散落的創新點,而是要把旅客流、行李流和信息流都照顧到,形成一個整體方案。”

 

智慧暖心 細節動人

 

在大興機場,先進的科技與人性化服務相互交織、融合。近一個月的時間裏,旅客們在大興機場體驗到了“智慧停車機器人”、“機器人服務員”等先進的高科技,還感受到了“親友送別臺”所蘊含的人文關懷,這讓大興機場頗受“好評”,廣大網友紛紛“點讚”。

 

自駕到機場快捷方便,而旅客們往常最擔心的問題就是“車位不好找”、“倒車入庫技術不過關”。自動導引(AGV)停車機器人的應用解決了這些難題。在大興機場,停車、取車等工作全部由停車機器人操作完成,據介紹,機器人每秒10次的自我定位精度可以達到正負4毫米,並使用鐳射感測器對車輛輪廓實行探測,以每秒100次的檢測頻率確保行駛路徑上沒有障礙物。

 

筆者觀察到,旅客只需將車停在停車場門口,由機器人進行智慧運送。取車時智慧停車機器人只需要兩分半鐘便可將車送到乘客面前。大興機場這一智慧設計,吸引了眾多車主的興趣。國慶期間,有一位車主駕駛100多公里到大興機場,特地來體驗智慧停車機器人服務。“早就聽朋友説起機器人還能代客停車,這回總算親自體驗了一下,的確省時省心!”

 

“大興機場設親友送別層”這一話題曾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廣受旅客好評。現場許多旅客向筆者表示,這個設計非常人性化,感到很暖心。親友送別層設在5層綜合商業服務區,在此能目送親友過安檢、辦手續、登機。古人送行話別時有“長亭”,而今日的送別層也同樣承載了這份送別親友的不捨和惦念。“送別親人的時候都想盡可能多守候一會,目送他們遠行。這個送別層的設計是別的地方沒有的,在這裡可能會發生很多感人的故事。”一位中年旅客坦言。

 

除此之外,站在此高處,可將航站樓的所有景觀飽收眼底,一覽無余,因此成為了遊客的“首席打卡點”。大興機場用科技實現了人性化與智慧化的充分結合,讓人們在感受我國科學技術強大之餘,也體會到機場的貼心。

 

美食購物 多樣選擇

 

去機場不為趕飛機,只為“逛吃逛吃”?這一看似不可思議的情景在大興機場上演。許多網友和媒體還推出了一系列“大興機場美食購物攻略”、“吃喝玩購指南”等等,為旅客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選擇。

 

在大興機場吃什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餐飲資源面積近1.8萬平方米,佔航站樓總體面積的2.6%,餐飲資源密度遠高於首都機場,更全面執行“同城同質同價”。90個餐飲品牌入駐,其中不僅有星巴克、瑞幸咖啡、COSTA等品牌飲品,全聚德、大小董、小吊梨湯等傳統中餐,還有藍蛙、新元素、池田壽司等西餐和日韓餐,各種特色美食滿足不同旅客的喜好與需求。

 

在大興機場逛什麼?大興機場一改傳統機場的商業購物模式,向類購物中心化發展。商業部分規劃零售資源總面積約為2萬平方米,分佈在航站樓的B1層至4層,共涵蓋300家國內外知名品牌,可謂中外通吃,老少咸宜。不論是愛馬仕、LV、卡地亞等奢侈品牌,還是華為、小米、黑口袋等電子數碼商鋪,以及各種化粧品、服飾、禮品等品牌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在過去的近一個月裏,許多市民在節假日選擇來到大興機場遊玩“打卡”,購物消費必不可少,也給入駐商家帶來了不少營業額。

 

小到食品、配飾,大到電子設備、奢侈品,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打造的機場餐飲、購物商圈,品牌多元,類型豐富,提高了服務能力,實現了品牌與品質的升級,同時這也促進了機場的商圈資源價值向周邊輻射,帶動空港周邊區域餐飲及購物水準的提升,推動區域消費結構升級,助力臨空經濟的騰飛。

 

網紅景點 魅力無限

 

“我來這兒不為坐飛機,就為看一眼新機場。”站在大興機場4層的C形柱下,劉女士坦言道。

 

大興機場自運營以來,吸引了媒體、市民、遊客等眾多目光。據統計,國慶期間大興機場人流量達51.84萬人次。根據10月2日、3日、4日相關數據,大興機場日均出港旅客為4852人,而進入航站樓的日均人數約9萬人次。其中,前往觀光的“打卡遊客”市民遠超航空旅客,10月3日當天遊客數量達到10.7萬人次,是出行旅客的23倍。微博上關於大興機場的話題,如“大興機場來了”、“大興機場最新宣傳片”等討論量分別達到10.9萬人次、2.6萬人次。

 

大興機場究竟有何魅力?在航站樓內部,旅客們找到了眾多打卡“寶地”。有被稱為“首席打卡點”的5層觀景平臺,還有體現北京文化韻味的“一線一城”銅方磚浮雕,以及機場大廳大氣亮堂的環境和造型獨特的C形柱等等。

 

放眼望去,C形柱下佈滿了前來打卡的市民遊客,他們紛紛掏出手機、舉起“單反”,拍下與網紅機場的合影。屋頂由8根上寬下窄的C形柱支撐,柱子與倒影形成一幅工整的對稱圖案,頗具未來感,讓人感覺仿若置身科幻電影中。

 

在4層航站樓門口,筆者遇到了來“打卡”的陳先生一家,“機場太大了!的確很漂亮,也很壯觀。雖然沒有坐飛機出行的計劃,但是國慶假期就和家人到新機場來感受感受。”陳先生對筆者説。大興機場作為大型國際航空綜合交通樞紐,總佔地面積4.1萬畝,相當於63個天安門廣場。站在機場外,雖不能觀其全貌,但能全身心地感受到大興機場的雄偉氣派。

 

大興機場的外形以鳳凰展翅的六角星形狀向四週放射,形成了“世界最大屋頂”,航站樓綜合體建築面積約140萬平方米。這般氣貫長虹的設計並非華而不實,82個登機口沿著其中5條射角的每條邊依次佈置,旅客安檢後從航站樓中心到最遠端登機口約600米,步行時間不到8分鐘,效率優於世界其他同等規模機場。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