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6.3公斤!袁隆平第三代雜交水稻首次公開測産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10-23 09:45:26 | 來源: 新華網 |
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第三代雜交水稻10月21日至22日首次公開測産。經測産專家組評定,最終畝産為1046.3公斤。
這是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衡南基地測産現場(10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本次測産由湖南省農學會組織中國農業科學院、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稻研究所、江西農業大學、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湖南農業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單位專家實施。測産田塊位於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雲集鎮清竹村,以福建農業科學院謝華安院士領銜的專家測産組還觀摩了位於湖南省湘潭市和長沙市兩處試驗田的另外兩個組合。
工作人員在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衡南基地測産現場稱重(10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21日下午4點,專家測産組對雲集鎮示範的新組合G3-1S/親19進行機械化收割測産,並於22日12點左右公佈了測産結果。第1丘實收面積468.48平方米,實收毛谷882.8公斤;第2丘實收面積711.52平方米,實收毛谷1363.0公斤。按照標準含水量13.5%折算,分別折合畝産1034.4公斤、1058.3公斤,平均畝産1046.3公斤。
結合另外兩處未測産的試驗田觀摩結果,專家測産組還認為,這次三個組合均表現出株型優良、莖稈粗壯、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籽粒充實飽滿、不早衰等特點。
10月22日,袁隆平(中)在第三代雜交水稻現場考察與測産專家評議會現場。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示,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綜合優勢,可以推動我國的水稻生産向更加優質、高産、綠色和可持續方向發展。
10月22日,袁隆平(右二)與測産專家組考察位於長沙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試驗示範田。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農業專家在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衡南基地測産現場查看水稻生長情況(10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工作人員在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衡南基地測産現場測量示範田面積(10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在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衡南基地一塊被抽取測産的示範田裏,工作人員進行機械化收割測産(10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這是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衡南基地測産現場待收割的水稻(10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相關新聞
- 2019-10-22千年古鎮中的“科幻”圖景——來自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前沿科技新觀察
- 2019-10-21習近平對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週年作出重要指示
- 2019-10-21從“經濟+數字”到“經濟×數字”
- 2019-10-21看看!這些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到底有哪些“黑科技”?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