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千鈞之力如何釋放?

區塊鏈最近迎來一波“刷屏”,這既反映出人們對區塊鏈賦能各行業的無限遐想,更是對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的滿懷期待。“區塊鏈+”,千鈞之力如何釋放?

 

擔當新一代基礎設施成色日增

 

“當前,以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成為推進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建設科技強國的新引擎。”日前舉辦的上海數字經濟創新峰會上,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巡視員季曉燁如是説。

 

作為底層技術,區塊鏈有望為各個行業賦能,甚至帶來顛覆性改變。

 

“區塊鏈可以成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理事長郭宇航説,5G、物聯網的逐步普及將帶來全社會數據量的幾何倍增長,由此伴生諸多矛盾掣肘數字經濟發展。“在可見的技術解決方案中,區塊鏈技術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進一步降低數字世界的摩擦。”

 

作為國內較早涉足區塊鏈的企業,火幣集團創始人李林也認為,區塊鏈是一個提高數字經濟協作、增強信任,且降低時間、人力成本,促進各行各業繁榮發展的技術。

 

從泛金融,到智慧城市建設,再到車聯網,“區塊鏈+”開始展現出助推行業發展的不俗實力。

 

早在去年4月,北京睦合達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工信部旗下機構共同組建“大數據價值研究中心”,深度開掘“區塊鏈+大數據”潛能。如今,研究成果已應用到“保險智慧定損理賠”“保險大數據風控”等保險科技化産品和服務中。

 

國際競技“排位賽”已經鳴哨

 

工信部信息中心發佈的《2018年中國區塊鏈産業白皮書》顯示,區塊鏈正在成為全球技術發展的前沿陣地。隨著“區塊鏈+”的潛能展現在世人面前,各國爭相擠進賽道,我國目前在賽道上處於前列。

 

2016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將區塊鏈技術列為戰略性前沿技術。去年6月,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繼續鼓勵區塊鏈等新興前沿技術在工業互聯網中的應用研究與探索。

 

“中國區塊鏈應用在國際上處於先進水準。”郭宇航判斷,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票據等領域已有多項落地案例,與國外相比基本處在同一起跑線上。

 

在上半年全球區塊鏈企業發明專利排行榜前100名的企業中,中國佔比高達67%。

 

數字化轉型的深入、企業對高效可信的需求、以及政府的高度支持,都是驅動中國區塊鏈市場發展的關鍵。國際數據公司發佈的中國區塊鏈市場預測認為,區塊鏈市場強勁的增長態勢將在未來3年延續,2018年-2022年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78.3%。

 

樂觀背後不乏隱憂。業內人士坦言,儘管擁有不錯的基礎,但制約區塊鏈技術和應用創新發展的短板仍不容忽視。區塊鏈的核心創新如“共識機制”等,大都屬於“拿來主義”,原創性相對不足。相比技術屬性,國內區塊鏈的金融屬性更為突出。

 

釋放潛能尚需苦練內功

 

“目前的區塊鏈技術類似于20年前的互聯網技術。”金融分析師肖磊認為,當下看待區塊鏈技術,既不能過分高估短期影響,也不能低估長期在産業變革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預期的是,區塊鏈技術有助於提升經濟運行效率,推動標準化,各部門間信息不能認證的問題將得到解決;極大增強社會信息化、數字化程度,“我爸是我爸”這類奇葩證明將成為過去;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提升安全性。

 

但受制于硬體、觀念等約束,區塊鏈技術短期內還難以迅速推動某一行業走上巔峰。郭宇航坦言,區塊鏈在實驗室表現良好,但在實際應用中仍缺乏吸引力,這也是區塊鏈迄今備受爭議的原因。

 

國內區塊鏈技術仍需在性能、擴展性、隱私、安全等多個維度突破,以滿足未來大規模系統應用的需要。鼓勵共識、密碼、分佈式通信與存儲等領域基礎研究,拓展行業應用廣度與深度。

 

李林認為,區塊鏈與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充分融合,可以為實體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