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來稿:台灣為何會走到如此窘境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9-10-31 11:11:42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1980年代末至1990年初,這是一個台灣社會經濟發展最頂峰的時期。有兩首歌是這樣唱的“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地過每一分鐘,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心跟著希望在動。”“台北台北車站到了,要下車的旅客請趕緊下車,前面是現代的台北車站,我的理想和希望都在這,我的希望和理想都在這…OH!甚麼都不怕OH!向前走。”
相信熟悉台灣流行音樂的朋友們一定知道,一首是已故歌手張雨生的《我的未來不是夢》,另一首則是林強的閩南語歌《向前走》。這兩首歌代表著那個時代台灣人對於未來是充滿無限希望,台灣經濟發展在當時號稱“亞洲四小龍”之首,台灣同胞骨子裏個個都充滿著自信。
但隨著時代變遷,30年後的今天,根據台灣《遠見》雜誌最新民調“台灣社會變遷”的數據分析發現,過去台灣民眾認為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的信念正在崩解,因台灣社會的貧富差距不斷上升,有超過50%的台灣民眾認為現在台灣經濟發展比上一輩差,同時又有大約40%的台灣民眾認為,台灣未來的經濟只會更差。簡言之台灣民眾總體認為,現在的台灣比以前差,未來會更差。其中從經濟和教育的變遷數據中得到的結論是,台灣將會是“一代是不如一代”。
曾經的“台灣錢淹腳目”以及“亞洲四小龍”之首的那股傲氣,三十年前的老一代臺商赴大陸發展,台灣人給大陸人的第一印象總是“很有錢”,臺商赴大陸都有種“優越感”。但是風水輪流轉,三十年後的今天,臺商赴大陸經商談生意時,總是説“我們有台灣優質的技術但我沒有資本,希望大陸可以出錢投資”。
為何短短30年的時間,台灣經濟社會發展會走到如此窘境,歸根結底是1980年代開啟的台灣政治社會轉型。伴隨著所謂“民主化”和“本土化”同時進行,導致的“變形民主制度”的出現,該政治制度的缺失耗損了台灣治理品質,政黨利益糾葛藍綠內耗惡鬥延宕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伴隨著“民主化媒體”成為台灣政治耗損的重要推手,因為以收視率為取向的媒體生態在惡性競爭環境下,間接也成為政黨和政客們的新舞臺。
從現在看30年前,再看未來的30年後,台灣同胞充滿著迷茫和未知的無助,社會活力不如大陸充滿著蓬勃朝氣。就如同近日筆者走在台北市中心台北車站邊上,台北車站周圍都被一群群的失業人員給悄悄佔領,台北車站已經不是《向前走》那首歌充滿現代化和希望衝勁的台北城。台灣為何會走到如此地步,有句諺語説得好“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台灣會走到如此窘境也不是一天造成的,這個謎就有待2360萬台灣同胞好好思考了。(作者:羅鼎鈞,瀋陽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副秘書長)(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台灣網觀點)
相關新聞
- 2019-10-29民進黨什麼最行?危言聳聽超一流
- 2019-10-29台灣經濟景氣持續趨弱 影響就業市場及業者信心
- 2019-10-28調查:過半臺民眾認為經濟比過去差 8成認為貧富差距擴大
- 2019-10-24ECFA若失效 台灣經濟將重傷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