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閉幕 展望一個更好的科學世界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9-11-01 11:16:33 | 來源: 人民日報 |
核心閱讀
當一群世界頂尖科學家齊聚一堂,他們會聊些什麼?他們期待更廣泛的科學合作,去解決人類的共同問題;他們呼籲更多人把目光投向基礎科研,促使科學發展穩定長久;他們強調用教育孕育科學文化,以提升中國的基礎科研水準。暢所欲言、思想碰撞,他們目光所及之處,是一個開放的、繁榮的、更好的科學世界。
10月31日,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閉幕。論壇上,圍繞“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這一主題,來自世界各地的41名諾貝爾獎得主和20多位科技領域各類頂尖獎項獲得者,以及100多位院士和青年科學家及專家學者展開探討。青年論壇上,科學家與青年對話;莫比烏斯論壇上,每位科學家用3分鐘預測未來;“國際大科學計劃”暢想;八大主題峰會暢談……整個論壇,碰撞出諸多思想火花,給人們啟示與回味。
倡導全球化的科學合作
科學是共享的、無法壟斷的。要推動科技合作發展、造福人類,這是與會科學家們的共識。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説,科學一直都有國際屬性,科學家們一般都互相分享點子。一個科學家的發現,或許能激發另外一個科學家獲得更多發現,讓其他科學分支也得到新的突破。在他看來,閉門造車、拒絕對話並不會給一個國家帶來領先於世界的科學成果。“科學確實有競爭性,但如果在全球某個地方有了新發現,我們就要共同把這個科學領域向前推進。”朱棣文説。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指出,科學無國界,科學是國際性的、非政治性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就是一個例子。它在1985年被提出,經過美、英、日、法、德、中六國科學家的共同努力,歷時近20年,繪製了人類基因組圖譜,為人類生命科學開闢了新紀元。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米歇爾·馬約爾説,30多年前,他就和中國天文學家,還有歐洲、南美的科學家合作過,他相信“科學是沒有國界的”。
全球化的科學合作,讓更多人受益,也讓各國的科學家能更好地交流,可以共同研究和解決未來的問題。
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已向世界科學家發出邀約。論壇上,2011年沃爾夫農業獎得主哈里斯·李文説,地球上約有1200萬—1500萬種真核生物,這個計劃有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對有代表性的真核生物種類進行基因測序,大概有9000種,之後再測試2000多種其他種類,最終要測試150萬種。
關注與強調基礎科研
儘管科技在高速發展,但基礎科研仍然起到支撐作用,需要更加重視。在羅傑·科恩伯格看來,“對於未來的難題,基礎科學研究可能是唯一的解決途徑。”
基礎科學的發展常常是難以預測的,需要花費很長時間。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大隅良典,花了30年才讓自噬這個現象成為一個比較熱門的研究方向。他説,現在有一種現象,年輕一代科研人員往往更關注以應用為主導的科學,從事基礎研究的畢業生數量,特別是博士生數量正在快速減少。長此以往,科學發展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遇到困難。他希望有更多人愛上科學、了解科學,讓科學研究得到更多人乃至全社會的支持。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巴裏·巴裏什談道,基礎研究很難,但不能放棄,“我一直問自己和大家的問題就是,我們如何能夠包容足夠的好奇心、想像力和風險,支持人們做各種科學探索?如何開展暗物質、太空飛船等非常重要但是高風險的項目?我還沒有找到答案。但要避免的是,讓困難消耗了我們的好奇心。”
培養我國的科學文化
中國的基礎科研,應該如何提升?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威廉·凱林説,他對中國的期待非常高。但是他提醒,不要把對科技的投資、投入和所謂可交付的東西掛鉤,這只會促進短期行為,而“真正帶來革命性變化的技術,都源於一些基礎的研究和基於好奇心的研究”。
會上,很多科學家強調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説,科學最重要的就是創造力。要在科技上有所突破,一種鼓勵人們創新思考的教育體系將非常有幫助。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迪迪埃·奎洛茲説:“要把主要精力花在培養一種科學文化上,這需要從早期教育開始。我們要多看別的知識,也要進行國際合作。這當然是理想化的世界,我們要在現實中,儘量向理想化世界靠攏。”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邁克爾·羅斯巴什表示,基礎科研需要耐心,人類要創造一個偉大文化是需要時間的,很少有例外,基礎研究也是如此。
論壇特別設計了青年論壇,讓頂尖科學家與青年科學家和青少年一起討論,給予青少年極大激勵。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還發佈了《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上海倡議》。全體與會科學家重申對基礎科學這個社會的變革性源泉的關注與強調;強調開放、合作和科技共同體的觀念仍然是支撐科學發展的決定性基礎;呼籲促進對全球青年科學家的支持。倡議提出,讓惠及人類未來的科技和科學家,承擔起更多責任,並以此為基石創造出更好的科技治理模式。
(記者 謝衛群 實習生宋邁崎參與采寫)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