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向小行星探測發起挑戰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11-04 15:53:13 | 來源: 新華社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黃江川在近日于廈門舉行的第一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上介紹小行星探測(中國空間科學學會供圖)
中國正在開展小行星探測關鍵技術攻關,將通過一次發射探測兩個小天體:一顆名為2016HO3的近地小行星和一顆名為133P的主帶彗星。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小天體探測項目技術負責人黃江川在近日于廈門舉行的第一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上介紹,中國小行星探測任務正在進行論證工作,擬完成近地小行星伴飛、附著、取樣返回和主帶彗星近距離繞飛。
根據目前的計劃,任務將發射一個探測器環繞小行星2016HO3飛行,擇機附著小行星表面、採集小行星樣品,返回地球附近釋放返回艙,將樣品送回地球。隨後,探測器將繼續飛行,借助地球和火星引力到達主小行星帶,對主帶彗星133P開展原位探測。
據介紹,小行星2016HO3直徑大約在40至100米之間,光譜類別不詳,密度約為2.7克每立方釐米,是離地球較近、軌道相對穩定的一顆“地球準衛星”。
133P是在主小行星帶中發現的第一顆主帶彗星,同時具備小行星的軌道特性和彗星的活動特性,其彗核的最大直徑約為5.4千米,密度約為1.4克每立方釐米。主帶彗星是近年發現的太陽系小天體家族中的新種類。
黃江川説,小天體探測是空間探索的前沿、熱點,同時也是高門檻的深空探測任務,其難點主要來自於小天體具有微引力、不確定性以及未知的環境,它們的形狀、成分與結構等性質難以通過地面觀測獲得。
“通過地面觀測,我們推測小行星2016HO3自轉很快,大約半小時轉一週。小天體結構通常較為鬆散,要在快速轉動的小天體上著陸,難度可想而知。”黃江川説,“完成對這個近地小行星探測後,探測器還要飛往主帶彗星,這兩個探測任務之間的銜接也是我們面臨的巨大難題。”
黃江川説,133P雖然體積較大,但是也存在不確定性,比如它距離地球遙遠,處於小行星帶外沿,更接近木星,距離越遠測軌精度就越低。
他介紹,小行星探測器除了將攜帶先進的儀器獲取科學探測數據外,還將採用高效電推進等先進技術,並具備高度自主導航、智慧操控功能來應對未來任務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其實中國早已飛越探測過一顆小行星。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號圓滿完成探月既定任務和日-地L2點試驗任務之後,在距地球約700萬千米遠的深空,以每秒10千米的相對速度飛越“圖塔蒂斯”小行星,二者最近的距離約為770米。
據悉,中國小行星探測任務正在國家航天局的組織下穩步推進。2019年4月,國家航天局發佈了小行星探測任務合作機遇公告,向全世界徵集科學載荷與搭載任務,有望為中國小行星探測任務增添亮點,也體現了中國在空間科學探索方面開放、包容的進取姿態。
相關新聞
- 2019-11-04“玉兔二號”行走突破300米 嫦娥四號順利進入第十一月夜
- 2019-06-20中國空間站可能是未來世界唯一空間站 會拒絕美國研究項目嗎?
- 2019-06-17從被拒之門外到主動敞開大門,中國空間站向世界開放的幕後故事
- 2019-04-04外交部:望有關各方積極參與國際外空軍控進程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