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南向”碰上RCEP 台灣惡夢

台灣的惡夢真的要來了。11月4日這一天連續出來兩個大新聞,一是大陸宣佈了新惠臺26條措施,一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簡稱RCEP)已完成談判。這兩個新聞已預告了台灣經濟的未來。RCEP不僅將使台灣經濟更邊緣化,也將使26條更具吸引力,這些都不是民進黨有能力應付的大變化。

 

RCEP雖然是由東南亞國家協會十國發起,但後來又加入了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六國,涵蓋47.4%的全球人口,32.2%的全球GDP、29.1%的全球貿易以及32.5%的全球投資,可説是全球最大的區域經貿組織。僅管印度在最後關頭退出,其規模仍居全球之冠。面對這個情勢,民進黨當局的新南向政策恐怕要踢上鐵板了。

 

根據“經濟部”的説法,台灣目前與RCEP參與的會員國有七成貿易額是零關稅,剩下三成會受影響,尤其是傳統産業。三成其實已經是很高的比例,尤其是石化産品,受到的影響更大。其實貿易額只是表面上看得到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影響台灣在整個亞太地區産業煉的分工。中日韓與台灣産業關連度大,而且高度競爭,現在中、日、韓都加入了RCEP,未來的關係必然會比被排除在外的台灣要更緊密。這些都不是蔡當局的新南向能解決的危機。

 

在國際經濟體系仍走在區域化的大趨勢下,能抱團的都已經在抱團,唯獨台灣被排除在外,即使台灣實力再強,但並非不可或缺,也非不可替代,最終會像養分日漸稀少的樹木一樣,日漸凋萎。這是台灣的大危機。

 

不論是從學理或實務來看,RCEP上路之後,15個成員國之間,由於關稅降低、貿易與投資障礙消除,彼此之間不僅貿易量會再增長,而且經濟關係也會更進一步深化。更重要的是,中國大陸是RCEP中最大的經濟體,將是這個協議中的主要主導力量,對台灣來説,尤其是民進黨當局而言,更是一個難以承受的困境。

 

簡單地説,台灣未來要避免邊緣化的影響,只剩下了中國大陸這一個通道,這也是為何大陸惠臺26條更具吸引力的原因之一。經濟和政治是永遠無法分割的,而新南向卻是建立在政治與經濟分離的假設上,這也是新南向至今沒有什麼成果的原因,這不是事倍功半的問題,而是事倍功無的白工。放在兩岸來看,更是如此。表面看起來,兩岸之間似可以政經分離,實際上卻是經受到政的影響。兩岸之間的ECFA已面臨了是否終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服貿及貨貿協議皆因民進黨當局拒絕九二共識而無法走下去。

 

經濟是台灣生存發展的命脈,這是硬道理。面對RCEP及26條這兩把剪刀,民進黨當局不能只是靠嘴炮來欺騙民眾,總得拿出具體的辦法吧! (作者清道夫,台灣資深媒體人)(來源:華夏經緯網轉載大華網路報消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