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劃2022年前後建成可載3人的空間站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11-18 15:16:35 | 來源: 新華社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建平在第四屆(2019)中國人因工程高峰論壇上説,我國將在2022年前後完成空間站建造並開始運營,空間站的近期規模為100噸,可載3人。
“空間站建設的主要目標,是使我國成為獨立掌握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技術,具備長期開展近地空間有人參與科學實驗和綜合開發利用太空資源能力的國家。”周建平説。
周建平説,我國空間站建造將遵循符合國情和體現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等原則,利用當代先進技術,重視應用效益、追求運營經濟性、規模適度,目前初定的空間站設計規模為100噸,可載3人,並預留拓展空間。
據介紹,空間站未來將成為我國開展空間科學研究的主要平臺,其在科學技術方面有三個目標:一是掌握大型空間設施的建造和運營技術,達到或接近國際空間站水準,並能利用當代的技術成果,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超越。
二是掌握航天員經常在軌飛行的生活和健康保障技術。在空間站建設和應用中,人是核心因素。只有使航天員能健康地生活,才能保障其高效地工作。
三是建設國家太空實驗室,為科學家提供高水準科學研究平臺,以期能達到在科學方面若干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的目標。
中國人因工程高峰論壇由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人因工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倡議發起,本屆論壇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中山大學共同主辦,于16日至17日在廣州舉行。
標簽:
相關新聞
- 2015-01-15空間站警報虛驚一場 宇航員返回美國艙
- 2019-11-18中國為全球大氣本底觀測提供科學依據
- 2019-11-18全球多媒體衛星系統α階段A、B衛星成功發射
- 2019-11-18觸摸跳動的創新脈搏——從高交會看經濟發展新動能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