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萬噸世界級“海上石油工廠”正式交付 “超級海上工程”助力中國裝備走出去

央視網消息:由我國自主集成建造的世界最大噸位級海上浮式生産儲卸油裝置——P70,昨天(12月4日)在青島交付巴西業主。它的交付將進一步增強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能源領域的合作,並助推中國海工裝備製造産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海上浮式生産儲卸油裝置是集生産處理、儲存外輸及生活、動力供應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型海上生産設施,被稱為“海上石油工廠”。P70總長超過300米,總寬約74米,甲板面積相當於3個標準足球場。其設計壽命25年,作業水深達2200米,最大排水量達35萬噸。

 

中國海油巴西石油FPSO項目總經理 陶付文:P70是目前世界最大噸位級的海上浮式儲卸油裝置之一。它最大儲油量160萬桶,日産原油15萬桶/天,天然氣處理能力600萬立方米/天,最大年産量達1500萬噸,相當於1/4個大慶(産量)。

 

35萬噸世界級“海上石油工廠”正式交付 “超級海上工程”助力中國裝備走出去

 

由於P70本身沒有動力,不能在海上自航,它將通過“船背船”幹拖方式,由世界上承重能力最大的半潛式運輸船——“先鋒號”將其“馱”在背上運往巴西。P70將途經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在巴西東南海域桑托斯盆地鹽下油田作業。

 

“超級海上工程” 助力中國裝備走出去

 

“海上石油工廠”由於造價高昂、建造難度大、集成程度高,一向被稱為石油工業領域“皇冠上的明珠”。P70的建設過程中,多項技術獲得突破,創下多項紀錄,取得了一批技術創新和突破成果。

 

在P70的甲板上,密布著17個功能模組,最大的重達2600多噸,7層樓高,這些模組負責對海底油氣進行加工處理,是高度集成的海上油氣加工廠。集成化程度高、工程工作量大、項目週期緊張、工程介面複雜是這個“超級海上工程”的主要難點。

 

P70比合同約定的建造工期整整提前了90天,創造了中國自主設計和建造超大型世界級“海上油氣處理廠”的速度新記錄。按照日産油量15萬桶來估算,P70的提前交付將為服役油田每天節省840萬美元的成本。

 

整個建造過程中,P70消耗鋼材就達到4.5萬噸,相當於1000多輛重型坦克疊加在一起的重量。鋪設的電纜長度達到150萬米,相當於由北京至上海的距離。P70國産化比例達到了80%,輻射帶動了國內100多家設備生産廠商實現了“走出去”。

 

截至2018年底,全球在運營海上浮式生産儲卸油裝置數量為183艘,今明兩年預計還將有超過500億美元的24個海上浮式生産儲卸油裝置項目獲批,而中國船廠的迅速崛起已經成為海上浮式生産儲卸油裝置建造和改裝的主力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