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決心、恒心——從“三心”透視中國實體經濟發展脈動

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加5.6%,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5.2%,其中高技術産業投資同比增長14.1%。

 

記者近日在多地調研發現,儘管艱巨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疊加複雜的國際環境,但2019年中國經濟以令人信服的表現讓企業家們更加從容、務實、堅定。穩中有進的高品質發展態勢,展現了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和深厚的潛力。

 

堅定發展信心,宏觀政策釋放“定心丸”

 

走進北汽株洲基地,集合了眾多黑科技的最新款電動汽車“EU7”正在如火如荼地裝配中……

 

今年以來,在保持長期研發投入基礎上,北汽旗下多款高端和自主品牌轎車降價,惠及消費者。國家實施減稅降費政策以來,集團全年稅負減少17.5億元,社保降費全年預計降低成本超過1.2億元,企業負擔進一步降低,刺激消費需求,釋放市場潛力。

 

信心、決心、恒心——從“三心”透視中國實體經濟發展脈動

 

11月6日,在國家稅務總局福州市臺江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為企業代表介紹減稅降費政策。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説,減稅降費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在行業深度調整的平臺期,公司將全力構建技術核心競爭力,開啟“百年北汽”高品質發展的新征程。

 

2萬億元減稅降費規模,給企業送去了“真金白銀”,用稅費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

 

來自重慶的金康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張正萍説,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實施以來,從遞交申請到收到2000多萬元退稅款,只用了短短數日。公司目前正在研發新款智慧電動車型,以退稅款“充電”于研發,增添了企業動力與底氣。

 

減稅降費的紅利,正源源不斷轉化為高品質發展的新動力。

 

國家稅務總局監測的10萬戶重點稅源企業數據顯示,今年年前三季度45%的製造業納稅人將減稅降費紅利用於增加研發投入,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9.3%。

 

國家稅務總局減稅辦專職副主任、財産和行為稅司副司長孫群認為,減稅規模和力度前所未有,其主要目的就是著眼未來,提振國內市場信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企業和百姓的獲得感。

 

減稅降費著眼“放水養魚”,金融服務則力爭“排憂解難”。

 

缺少抵押物、申請週期長、融資成本高……這些融資路上的“絆腳石”今年正逐漸減少,隨之增加的是銀行溝通的次數、可供選擇的産品、更靈活的定價方式。

 

談起最近的融資,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斌十分欣慰,今年洽洽業績呈快速增長,下半年採購原材料的資金需求翻倍,便捷的融資讓公司免除了後顧之憂。“銀行會主動上門服務,放款速度比以前快,利率還能優惠。”

 

王斌説:“在減稅降費和融資順暢等多重因素下,員工獎金更多,團隊更穩定,創新的熱情也被激發出來。”

 

一系列政策支撐企業轉型升級,堅定了企業發展的決心。一些企業負責人表示,銀行融資不僅解決了企業發展壯大面臨的難題,更是一種對企業發展前景的認可,堅定了企業未來發展的決心。

 

央行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1.2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43萬億元,折射出市場主體的良好預期。

 

專家表示,定向引導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市場信心得以提振,扭轉了銀行、市場和企業風險偏好下降的局面,對促進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循環發揮了重要作用。

 

減稅降費快馬加鞭、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的背後,既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題中之義,也是推動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途徑,更是面向未來再出發的機遇和信心所在。

 

堅持改革決心,轉型升級聚焦“高品質”

 

大國之基,實體為本。今年以來,傳統製造企業煥發新生機,在創新驅動中邁向高品質發展。

 

創新驅動新舊動能轉換——

 

自動包裝、連線輸送、快速裝箱等環節有條不紊運行……在安徽合肥的洽洽食品總部,王斌向記者展示自主開發的全球第一條瓜子全自動機械化流水線。

 

“洽洽屬於傳統食品製造業,今年我們投資近1億元,加大智慧化産業鏈的佈局和投入,生産標準精準落實,産能大幅提升。”他説。

 

以洽洽為代表的食品製造業智慧化探索和佈局,是中國企業奮力追求創新驅動發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縮影。

 

在我國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換擋期,外部環境挑戰因素明顯增多。實體企業正不斷提高發展品質,依靠自主創新增加收益、抵禦風險。

 

抓取機械零件、焊接工業配件、快速輸送涂膠……走進重慶金康賽力斯兩江智慧工廠,一個個機械臂正有節奏地舞動。

 

張正萍自豪地説,這裡是按照工業4.0標準打造的智慧製造工廠,近千台智慧機器人協同運作實現高度自動化、智慧化、無人化生産。

 

在張正萍看來,人工智能進入産業化階段,企業需具備快速研發創新和應用落地的能力。“我們用了三年時間實現了電動汽車最為核心的電驅動技術領域的技術攻堅,擁有行業首創的四電機獨立驅動技術和領先的車載一體化增程器平臺。”

 

信心、決心、恒心——從“三心”透視中國實體經濟發展脈動

 

8月30日,技術工人在深州市一家發動機缸體生産企業檢修生産線。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 攝

 

一滴水裏觀滄海。透過實體製造企業,可以感受到經濟的內生質變——加大對智慧製造投資、注重自主創新與綠色發展、敏捷捕捉市場需求,這些主動識變、變中求新、新中求進的積極變化,反映出製造企業聚焦發展的堅定信心。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説,穩定製造業投資,是進一步激活創新、穩增長的必然要求。這既表明企業創新意願和動力加強,也反映了社會對製造業的良好預期。

 

嚴守環保底線 護航高品質發展——

 

環保是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提升發展品質的動力。王斌介紹,洽洽高度注重綠色發展,加大環保投入,更換天然氣設備,降低炒制過程中使用燃煤鍋爐産生的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大氣污染。

 

“金康賽力斯工廠修建了污水處理站,設計廢水最大日處理量達到1800噸”,張正萍説,廢水經過污水處理站處理後,可達到飲用水標準。

 

“對環保的投入確實會增加公司的成本,但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也是顯而易見的。”在談到企業綠色發展的投入時,全球最大的印製電路板生産企業之一鵬鼎控股環保總監許方賢頗為自豪地説。

 

根據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發佈的綠色供應鏈CITI指數顯示,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強綠色供應鏈管理,並將環境管理向上游環節延伸,包括金屬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集中污水處理等上游環節。

 

近年來一批企業不斷加強自身環保治理,實質性推動了綠色供應鏈管理,這個發展態勢對於企業在複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下,堅持綠色發展,是一個很好的注解。”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説。

 

加大知識産權 保護改善創新環境——

 

知識産權是企業的核心資産,也是市場經濟運行和營商環境評價的關鍵一環。“一方面,國家通過專利數據庫幫助企業增加對知識産權信息的了解,讓我們洞悉更清晰的技術發展方向,産出高品質專利”,張正萍説,另一方面,國家對國外申請專利給予相關資助,鼓勵更多的企業把優質的專利技術帶出國門,乘著這一東風,金康申請了50余件專利。

 

根據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佈的《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我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十四位,是唯一進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經濟體。

 

我國在持續深化改革、保護知識産權、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中國知識産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最新進展報告》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家知識産權局全年共查處專利侵權假冒案件7.7萬件,同比增長15.9%。查處商標違法案件3.1萬件,案值5.5億元。

 

知識産權保護的巨大進步,顯著改善了創新環境,企業創新的意願和動力增強。知識産權保護的法治保障完備,築牢了企業家對未來投資信心的根基。

 

堅守發展恒心,反求諸己提振“精氣神”

 

“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為兩個輪子”“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進更高水準對外開放”……多位企業負責人和專家受訪時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的部署安排,為未來經濟發展指明瞭行動方向,企業自身更要善於危中尋機、迎難而上,方能化危為機。

 

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看來,2020年最需要的是“創新、堅守、責任”的企業家精神。“在當下的形勢面前,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信心,相信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信心、決心、恒心——從“三心”透視中國實體經濟發展脈動

 

12月21日,北汽新能源黃驊分公司焊裝車間生産線。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駕馭大局盡顯智慧擔當。受宏觀經濟和行業週期調整影響,我國汽車産業進入深度調整的平臺期,徐和誼認為:“我國汽車千人保有量與發達國家仍有明顯差距,仍有顯著的發展空間,我們對此十分樂觀。”

 

“面對複雜多變的形勢,我們要堅定發展不動搖,做好自己的事,順勢而為、迎難而上,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真正抓住和用好這個重要戰略機遇期”,徐和誼道出對中國汽車市場轉型發展的恒心。

 

敢創、敢幹、敢為人先,百折不撓才能成就百年企業。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張玉臺看來,面對當下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的局面,更需要激發企業家投資力和創新活力,優化要素資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産和潛在生産力。

 

張正萍認為,這是一次企業審視自身的機會。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優化各項資源配置、降本增效,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實現優勝劣汰。

 

放眼當下,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中國企業家敢為人先的創新勇氣,也離不開心無旁騖謀發展的恒心。

 

“海爾正在以高品質創新促進企業高品質發展”,海爾集團副總裁李華剛説,“對家電企業而言,過去致力於産品的創新,現在關注生態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只有創新才能滿足用戶不斷增長的需求。”

 

企業自身要多些“反求諸己”。每一個市場主體堅定發展的恒心,是中國經濟堅挺的基石。創新、堅守、責任的信念,是企業家恒心的動力之源。動力不竭,恒心不衰。

 

邁向2020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國內發展轉型壓力,多位企業家紛紛表示,將繼續保持堅韌不拔的幹勁,堅持實業為本不動搖,堅持創新引領不動搖,堅持務實改革不動搖,信心滿滿而又腳踏實地去攻克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

 

不懼風浪,奮勇向前。“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會暫時打破海面的平靜,但海浪奔涌向前的潮流不會改變。

 

習慣在大海中搏擊的企業家們,將繼續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迎接風浪堅定前行,在創新與高品質發展道路上開創更加光明的未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