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魔鬼”的蔡當局執政 台灣希望何在?

編輯:王瑞穎|2019-11-01 15:17:33|來源:中國台灣網

去年台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後,民進黨的這些敗將可謂柳暗花明,雖敗卻又更上一層樓。於是乎“敗選者聯盟”紛紛走上更高的崗位,諸如蘇貞昌、陳其邁、林佳龍等等,被外界戲稱蔡當局在“派系大分贓”,安排了一干系“白白胖胖”政治酬庸。近來,坐上台灣行政部門負責人高位的敗將蘇貞昌更是神氣活現,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蠻橫、無所顧忌。

 

香港殺人嫌犯陳佳同欲來臺投案,這是一件再單純不過的司法事件,而面對馬英九就此事件對蔡當局的批評,“電火球”蘇貞昌更是火力全開,衝鋒陷陣,一方面痛批香港特區政府推卸責任,另一方面批馬英九“魔鬼説”。

 

如今,2014的太陽花學運民事訴訟一審判決,台北市警局應賠償其中14人新台幣111萬元。如此荒謬的判決,讓廣大執法的警察情何以堪,這簡直是顛倒黑白,顛覆社會最基本的認知。這充分説明蔡當局淩駕司法,把司法政治化、附庸化,玷污了司法的公正性,也等同支持太陽花暴力的正當性和合法化。如此置社會基本公理和秩序于不顧,讓世人汗顏。這將是民進黨當局自作聰明為自己預先挖好的一個坑。

 

而面對遊行示威的民眾,當蔡英文需要警察保護時,則採用刀鋒、拒馬的方式來對付民眾,用強硬執法野蠻地對待民眾。保護蔡英文,警察執法就有合法性,而警察阻止太陽花學運分子暴力衝擊破壞台灣的立法部門和行政部門,卻變成了違法行為,還得賠償。做台灣警察也太難了,這是一個如妖魔般變幻莫測的蔡當局呀!

 

太陽花學運賠償判決,無疑是從“司法”上在作秀,它在做給香港暴亂分子看,給香港政府在處理暴亂上製造新的難題和障礙,可謂居心叵測。然而,不作不死,只是時候未到,蔡當局必將受到這一荒謬“賠償判決”的懲罰。

 

蔡當局對於殺人嫌犯來投,不是將司法回歸司法,而是極力將其政治化複雜化,橫加阻撓,製造麻煩。蘇貞昌更是説,“殺人犯被判死刑定讞就該執行”。蘇貞昌可謂“此地無銀三百兩”,目的就是對嫌犯進行恐嚇,意在打消嫌犯來臺投案的目的,至少是延緩到臺投案。

 

蔡當局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考慮到民進黨和蔡英文的選情,蔡英文在香港暴亂中撿到了“槍”,從民調上看,好像對其選情有幫助的。所以,當然不希望陳嫌犯來投,影響或搞砸了蔡英文的選情。此時的蔡當局如同妖魂附身,全然不顧及受害人及家人的道義公理,這無疑是對受害人及家人的再次傷害。

 

蘇貞昌提振經濟無力無法,為取得蔡英文的信任,保住位子,甘願充當蔡英文選舉的馬前卒,把司法問題轉化為政治口水戰,捕風捉影,歪曲誹謗甚至人身攻擊的方式來對待殺人嫌犯事件的批評者。

 

為了選舉,蔡當局真是下足了“功夫”,濫用行政資源,撒出了幾千億的“利民”政策支票,又是發觀光補助支票,又是發農機補助支票,其目的就是急就章式地為了私利為自己拉選票。可謂“為了選票,支票衝上”。

 

為了打擊異己,10月30日,臺立法機構的民進黨黨團臨時變更議程,把多個“中共代理人”法案付委。目的就是全面煽動兩岸對抗、製造兩岸緊張局面,全面打擊島內統派人士,恐嚇、懲罰參與兩岸交流的台灣民眾,壓制島內的批評聲音,搞“綠色恐怖”,製造寒蟬效應。

 

再如,2018年舉辦公投後,多數民眾反對同性婚姻、支持以核養綠,但蔡當局就是要大逆民意,專斷獨行,就是要強硬通過同性婚姻立法,就是要廢核。如此任性無羈。

 

綜上所述,蔡當局執政的錯亂無序,公然背離道義和民意,甚至在顛覆整個社會的最基本認知,這完全是一群“妖魔”執政。蔡當局為何膽敢這麼幹?

 

一方面,全仗完全執政,便可為所欲為。2016年蔡當局上臺以來,完成了全面執政。可以説,只要蔡當局想通過的法案,沒有過不了的。正是因為蔡當局實現了完全執政,權力的慾望極度膨脹,飛揚跋扈,之前所標榜的“謙卑謙卑再謙卑”,卻成了笑談,現在是“專橫專橫再專橫”。公投通過的,被蔡當局視為無物,與其想法一致的,便執行;不一致的,公投通過也沒有用,照樣被蔡當局推翻,可謂濫用權力、目空一切。

 

另一方面,無能力提振經濟,用政治鬥爭來掩蓋其不足。蔡當局執政三年多以來,執政無能,導致台灣經濟持續下滑,民眾生活苦哈哈。為了掩蓋其執政不力,蔡當局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政治鬥爭。無論是對國民黨的政治追殺,還是製造兩岸緊張局勢,目的就是製造台灣社會不穩定因素和輿論風向,以此轉移執政不力的焦點。這三年多來,蔡當局就是這麼幹的,忙得不亦樂乎!

 

對於這樣一個不關注民生、不考慮百姓疾苦的執政者,一個背離民意專搞政治鬥爭的執政者,一個有意製造兩岸對立、拉高臺海風險危機的執政者,一個專橫跋扈、妖氣十足、視百姓如草芥的執政者,台灣怎能會有希望和未來?

 

蔡英文口稱讓民眾再給她四年時間。難道民眾還要再養這一干系“白白胖胖者”四年,讓百姓繼續苦哈哈?(中國台灣網網友:我心飛揚)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台灣網觀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