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美術家手繪“最美醫務工作者”
| 編輯: 張旭 | 時間: 2020-02-07 09:15:45 | 來源: 光明日報 |

《眾志成城抗疫情》 資料圖片
從大年初三(1月27日)開始,67歲的國家一級美術師、北京市東城美術家協會理事王有民,每天晚上都會伏案在書桌前,用他的畫筆,勾勒“最美醫務工作者”。日前,他已完成寬1米、高2米的畫作《眾志成城抗疫情》。
當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見諸報端,王有民就開始關注此事。想當年,恩師杜滋齡曾教導自己,中國畫創作要“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由此,王有民萌生創作一幅寫意人物畫的想法。
從那時起,他和同事張海燕蒐集了近300張有關疫情防控的新聞照片,一幅幅公眾熟悉的新聞照片被他轉化為一幅幅畫作。
連日來,王有民在速寫本上打草稿,構思作品。他先用棉柳木炭條在6尺的宣紙上打稿,用墨線勾勒線條搭框架,通過皴擦的方式,找到光影關係,在大面積造染後,在留白處用白色提亮畫面,讓醫務工作者白衣天使的形象,更加突出和飽滿,最終形成《眾志成城抗疫情》這幅作品。
作品正中,是一位戴著墨綠色口罩、雙手正在調節護目鏡、目光堅定的女醫務工作者。整幅畫中,只有她佩戴的口罩、穿著的防護服,著上了顏色。“我就想突出她!因為醫務工作者是此次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王有民説。
在這位目光篤定的醫務工作者的身邊是她的戰友。他們握緊拳頭,手臂置於胸前,用身體語言告訴我們:“我們會盡全力救治患者,請大家放心,我們一定加油!”
“我雖然完成了一幅畫,但在疫情結束前,我不會停下我的畫筆。”王有民説,“我的兒子和兒媳也是醫務工作者,我蒐集的照片中,有的醫務工作者因為過度疲勞,趴在椅凳上睡著了,我就像看到自己孩子一樣,心裏酸酸的。”
據記者了解,北京市東城區共組織14個藝術家協會、17個街道文聯以及廣大的文藝工作者和文藝愛好者,通過不同的藝術創作,達到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記者 董城 通訊員 洪珊)
相關新聞
- 2020-02-07新疆畫家用畫筆向防控一線致敬
- 2020-02-07這個春節“民間藝術”鼓舞人心
新聞推薦
- 時政新聞眼丨一年之內再赴海南,習近平重點關注這件大事2025-11-07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今天開幕2025-11-07
- 台灣各界人士座談 呼籲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2025-11-07
- 2025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漳州平和縣舉行2025-11-07
- “歸家”App爆火,照見海峽兩岸民心所向2025-11-07
- 今日立冬,順祝冬安!2025-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