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蔬菜基地、醫械公司加班加點——大家鉚足勁 物資供得上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0-02-19 11:59:51 | 來源: 人民日報 |
圖①:賀暢將蔬菜擺上貨架。
本報記者 申智林攝
圖②:蔣卸良正在自家菜地收穫蔬菜。
盧 穎攝
圖③:付志員在生産車間查看口罩生産情況。
吉 旭攝
核心閱讀
疫情期間,生活保障是保民生的重要環節。超市保證生活必需品充足供應;蔬菜基地既要保障蔬菜供應,也要穩定菜農的收入;醫療器械公司確保疫情防護必需的口罩等持續生産……為保障好老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盡力供應防疫物資,各地都在積極行動。
長沙 超市補貨員賀暢
腳步不停 櫃檯不空
上午10點,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大潤發超市裏,顧客不少。正在後臺操作間分揀加工蔬菜的補貨員賀暢,聽到對講機裏要求補貨的信息,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兒,把滿滿一筐芹菜搬上補貨專用的小推車,一路推到櫃檯邊,再擺到貨架上碼放齊整。
眼瞅著旁邊辣椒貨架又空出一角,賀暢又從操作間推出一車來。兩個多小時裏,操作間和櫃檯間十幾米的距離,他已經走了不下40趟。“這幾天格外忙。”説著話,賀暢腳步沒有停下,“超市生鮮貨品的供銷量明顯上升。平時每天的蔬菜銷售量大概是兩三噸,這些日子多出兩倍不止。”
春節前,周邊一些農貿市場陸續關門歇業。為了讓市民的“菜籃子”有保障,天心區商務局號召一些大的超市春節期間不打烊,賀暢所在的超市帶頭響應。
“原本我們華中區域供應大倉在湖北赤壁,疫情發生後,物資運不過來。”店長介紹,公司第一時間調配供應鏈,比如將大倉發貨的物資改由本地廠商直接發貨;將原本由本地基地供應的蔬菜,改由長沙海吉星蔬菜批發市場供應。
超市一邊在政府幫助下吸收臨時聘用人員,一邊通過調休等方式把員工留下來。賀暢把妻子和孩子送到老家,主動留下來加班。
原本家人還有些不同意,怕在超市裏接觸的人多了,有風險,可賀暢堅持去上班。“天大地大,吃飯的事情最大。不能讓老百姓無菜可買。”自1月21日開始,他就和留下來的六七個同事一起,卸貨、搬運、分揀、加工、上架,維持超市6組蔬菜櫃檯的貨物供應。
超市也採取了措施防控疫情。每天上班,賀暢進入員工通道前,要先測體溫,再全面消毒,之後重新戴上口罩、換上清潔的工作服。高頻接觸顧客的同事,還得穿上防護服、戴上防護眼鏡。“保護好我們自己,就是保護顧客。”
“疫情發生後,一些老百姓跑來搶購囤菜。實際上,供應充足得很,我們時刻把貨架擺滿,他們就安心。”賀暢笑著説,貨架上只要少了一點兒,他們就立刻補充更新,並儘量讓所有的蔬菜“易看、易取、易拿”。
“老賀,又一車菜運來了,快來卸貨。”有同事招呼。
賀暢應一聲,立馬跟上前去,呼哧呼哧地幹起來。才十幾分鐘,那張戴著口罩的臉上,已經有汗珠沁出來。
衢州 蔬菜基地菜農蔣卸良
線下收購 銷路不愁
“剛剛割了一部分,歇一會還得繼續割!”指著一旁捆好的幾摞菠菜,蔣卸良擦了擦汗,又繼續忙活起來。只見菜地裏綠油油的菠菜長勢喜人,他忙著收割,一旁的妻子負責打包。
蔣卸良是浙江衢州柯城區石梁鎮七里鄉早田蔬菜基地的菜農,他告訴記者:“自家種的高山蔬菜一直很受歡迎,平時城裏人都搶著買。”如今受疫情影響,上門收菜的專車進不來,“我跟老伴從年初就開始犯愁,沒人來收菜,總不能就讓它爛在地裏吧。”
蔣卸良的煩惱,正是蔬菜基地遇到的難題,衢州早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方向明告訴記者:“疫情期間,以前供貨的農貿市場大多關了門,路上又不方便。”方向明急得直上火,“明明蔬菜的需求量挺大,基地也能供應不少,但就是眼瞅著賣不出去。”
為了解決菜農銷售困難,保障疫情期間的蔬菜供應,衢州市農業農村局馬上啟動響應,一方面鼓勵像早田農業這樣的蔬菜供應商擴大種植與收購,另一方面對接衢州市“柯城鄰禮通”服務平臺,在其微信小程式中增添“空中超市”服務內容,讓市民實現微信買菜。
“我們從品種、品質、溯源等方面嚴格把關,篩選出産品豐富、品質可靠、運營成熟的5家蔬菜供應商,早田農業正是其中一家。”衢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祝升明説。
銷售渠道從線下轉為線上,蔬菜基地的菜又有了銷路。
不僅如此,市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還為蔬菜基地的車輛辦理了進出通行證,保證了蔬菜及時運輸。基地還積極收購蔬菜基地周邊散戶家的菜,不僅擴大了供應量,也解決了這些菜農的賣菜難問題。
如今,收購來的蔬菜都要送至公司配送中心進行檢驗,再根據訂單需求裝箱發貨,“整個流程員工都必須佩戴防護用具,確保居民吃上實實在在的放心菜。”
上午10點,通過微信下單的蔬菜開始陸續配送。在小區門口,市民樓女士收到微信訂購的蔬菜後滿意地説:“網上訂菜既方便又便宜,蔬菜也很新鮮,而且直接送貨到門。”
接下來,蔬菜基地還將根據市場形勢,引導菜農種植目前需求量較大的農産品。在保障蔬菜供應的同時,穩定菜農的收入,做到“買賣兩不愁”。
昆明 醫療器械公司總經理付志員
秩序井然 持續生産
接到政府的復工通知,才回江西老家沒幾天的付志員兄弟倆大年初二就趕回了雲南。
付志員是昆明康業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公司生産疫情防護必需的口罩。“多生産一個口罩,一線人員就多一份保障。”付志員説。
回到公司所在的昆明市富民縣後,付志員挨個給員工打電話。原本通知的初十開工提前到了初四,付志員早早就想好了法子:一是精神激勵,迎戰疫情,咱們醫療器械生産者得顧大局;二是物質獎勵,春節期間開工,3倍工資,“得對得起春節幹活的員工”。
春節復工,成本大增。可付志員想得明白:特殊時期,不能只算經濟賬。“可以虧錢,不能虧良心。”
20多名員工中,有15名員工立馬響應。和昆明市所有口罩生産企業一樣,昆明康業醫療器械有限公司1月28日如期開工。“省工信廳統一採購,我們只管埋頭生産。”頭兩天工人沒能全趕回來,為了增加産量,付志員兄弟倆乾脆自己上生産線幫忙包裝。
實際上,與昆明康業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一墻之隔的昆明吉聖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也曾遇到過用工難的問題。因為不少員工回了老家,為了生産醫用防護服需要臨時招聘20名縫紉工,吉聖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無奈之中只得上網求助。消息一齣,刷爆了富民人的朋友圈。大半天時間,公司電話就沒停過。28日大清早,公司門口就來了幾十名應聘人員。一位熱心市民説:“自己幹過裁縫,還有五六個姐妹也能隨時趕來支援。”
如今,走進康業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産線一片忙碌卻又秩序井然。人手夠了,科學生産尤為關鍵。記者問付志員,生産線産能是否已經最大,他回復了四個字:“小心翼翼”。“生産線是湖北省仙桃市生産的,萬一生産線開得太快損壞個把零件,這會兒要維修太難!”付志員説。
“醫用口罩看著簡單,除了幾層無紡布,還有耳帶、鼻梁架、邊帶,所有原材料都來自省外。”付志員説,生産線還沒開,自己就先盤點了存貨。“現有的原材料庫還能撐10天,而且政府已經主動幫我們協調原材料和交通運輸。原材料已經在路上,能保證口罩持續生産!”(記者 申智林 竇瀚洋 徐元鋒 楊文明)
相關新聞
- 2020-02-18空地聯動 全力保障醫療和生活物資轉運及時到位
- 2020-02-18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19省份對口支援湖北紀實
- 2020-02-17確保患者“零自付” 特殊時期的醫保有哪些特別保障
- 2020-02-19“世界超市”準備好了——義烏小商品市場新春開市首日走訪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