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法案”?美國又灌台灣“迷魂湯”

美國會眾議院近日通過所謂“台北法案”,據稱意在“強化臺美關係”,內容包括幫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及鞏固邦交”“增強臺美經貿關係”等,將在與參議院統一文本後送交美總統簽署。聞此消息,民進黨當局“感激涕零”之餘,竟再度妄言“臺美建交”。台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牽動著14億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我們不會有絲毫含糊,任何外部勢力打“台灣牌”的企圖都將徒勞。我們也再一次正告民進黨當局不要被美國灌了“迷魂湯”,挾洋自重,孤注一擲,必將引火燒身。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民進黨當局以疫謀“獨”無下限,誣陷大陸“一再伺機打壓並限縮台灣國際空間”,將台灣排除在世衛組織等之外。眼下更自恃擁有“護身符”,伺機鋌而走險。民進黨當局真是想多了。操弄所謂涉臺議案,本就是美國慣用的政治戲碼。美國會少數議員以“吃反華飯”為能事,每每炒作涉臺議題,趁機撈取政治資本,如今不過是故伎重施。

 

“台北法案”全名是“台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最早在2018年由所謂“友臺派”參議員提出,彼時台灣連失多個“邦交國”,美國意欲揮舞大棒助臺“固邦”。實際效果如何呢?民進黨當局2016年上臺以來連失7個“邦交國”,美國聲色俱厲的恐嚇絲毫不起作用,原因在於“台北法案”完全站不住腳,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世界上已有180個國家同中國建交,美國早在40多年前就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同中國建交,現在卻公然阻撓其他國家同中國建交、助臺拓展所謂“國際空間”。外交部發言人説得好,這毫無道理,是逆潮流而動。

 

從內容觀之,“台北法案”籠統模糊,對美國政府也無強制力。具體怎麼做,全看美國政府如何把握。無非口惠而實不至,一紙空文罷了。“固邦”註定一場空,所謂“增強臺美經貿關係”,不過是要台灣進一步敞開經濟門戶,以便撈取更多利益。

 

美國作勢“挺臺”,意在收取天價保護費。蔡英文連任後,美國便發話,要她考慮開放美豬美牛進口,這意味著犧牲台灣民眾生命健康和相關産業。更別提民進黨當局每年還要千金散盡購買美國的“破銅爛鐵”,卑躬屈膝地博其歡心。

 

近年來,美國炮製了一系列涉臺方案,“台灣安全法”“台灣旅行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都打著“護臺大法”的幌子,實則害苦了台灣。蔡英文上臺後抱定“親美仇中”路線,甘當美國遏制中國大陸的馬前卒。美國“挺臺法案”頻出,民進黨當局自恃有人撐腰,變本加厲衝撞大陸,致使兩岸關係持續緊張。

 

事實一再證明,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關鍵,不在於美國是否“支持”,而在於兩岸關係能否改善。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台灣在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上屢屢碰壁,是咎由自取。民進黨當局不思反省,卻仍拿美國的雞毛當令箭,跳梁小丑般動作不斷。

 

近來,民進黨當局“反中仇中”言行更是變本加厲,一邊恣意抹黑指責大陸,一邊不斷叫囂參與世衛組織,上演以疫謀“獨”的鬧劇。嚴禁口罩出口支援大陸、百般阻撓滯鄂臺胞返臺、嚴重歧視陸配及其子女,種種惡行令世人不齒。島內防疫他們也全不在意,一味操弄政治謀取私利,與美國反華政客狼狽為奸。

 

然而無論是美國政客煽風點火,還是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都是一廂情願、自作聰明。美國政客企圖借“台灣牌”遏制中國,其結果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民進黨當局甘為“棋子”,挾洋自重,無異於飲鴆止渴,最終也難逃“棄子”下場。(作者為本報評論員張盼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