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出臺“12條”舉措,為全方位提升文旅消費“保駕護航”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0-03-23 10:44:48 | 來源: 央視網 |
央視網據交匯點消息:3月21日,記者從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文化和旅遊消費若干措施》,包括3個方面12條措施,推動“供給側”再發力,為提升全省文遊消費水準全方位“保駕護航”。
在推動産業優化升級,擴大有效優質供給方面——
引導高等級景區、旅遊度假區、旅遊風情類特色小鎮等規劃建設一批小劇場,推出一批實景演藝項目,到2022年,培育2-3個具有區域品牌知名度的旅遊演藝精品項目。
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重點建設區建設為牽引,開發以運河為主題的文化旅遊産品和線路,打造“千年運河·水韻江蘇”旅遊品牌。
支持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産主題旅遊,深度開發具有江蘇特色的文化旅遊商品和紀念品。
利用南京入選“世界文學之都”、揚州入選“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等契機,打造一批國際文旅融合發展品牌。
在實施惠民便民舉措,激發大眾消費潛力方面——
推動國有景區門票降價,鼓勵旅遊景區、鄉村旅遊區實行淡旺季票價和非週末促銷價,落實特殊人群門票減免政策,舉辦文化和旅遊消費季、消費月和數字文旅消費體驗等活動。
推廣景區門票預約制度,合理確定並嚴格執行最高日接待遊客人數規模,到2022年,全省高等級熱門景區、熱門文博場館全面實行門票預約制度。
試點打造“分時制步行街”,到2022年,建設30個以上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1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推進境外江蘇旅遊推廣中心建設,到2022年,建成12-15個境外江蘇旅遊推廣中心。
在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大保障支持力度方面——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將優質文化、旅遊産品和服務供給項目納入專項資金扶持範圍。
健全文物合法流通交易體制機制,深入推進國有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産品開發,完善開發、行銷模式和收入分配激勵機制。
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到2022年,建成10個以上省級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2-3個國家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推動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到2022年,建設30個省級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單位、10個示範單位。(記者 付奇)
相關新聞
- 2020-03-17上海:市內旅遊線路恢復 69家A級景區開放
- 2020-03-19中國旅遊景區和博物館已恢復開放了這麼多
- 2020-03-163月16日起 迪慶梅裏雪山、虎跳峽等景區將恢復營業
- 2020-03-12上海22家景點今起開放 鼓勵景區實行預約制參觀
新聞推薦
- 25萬人上凱道發聲!馬英九勸賴清德“好自為之”被6.6萬人點讚2025-04-27
- 稅惠宣傳進企業 精準服務促發展——瀋陽市舉辦“臺港澳企業稅務政策解讀會暨臺港澳企業家座談會”活動2025-04-27
- 漢臺青年東湖高新企業行:解碼AI新圖景,共探發展新機遇2025-04-27
- 平樂榕津第十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在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榕津村開幕2025-04-27
- 台北、桃園、台東雲南同鄉會騰衝開啟尋親之旅2025-04-27
- 桃花源裏 青春共旅——“相約桃花源·攜手向未來”2025年兩岸青年交流研學營側記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