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在清明|樹高千尺 葉落歸根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0-04-04 12:02:24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 |
清明時節
春色盡染 醉是那一抹相思
我們沒有辦法改變過去,時代造成了人們的分離,但海峽縱然再綿長,歲月就算再悠遠,都抵擋不了人們想回家,想念親人的眷戀。
清明時節,讓我們帶著對家和親人的思念,走進高秉涵老人的故事中來。
高秉涵,相信很多兩岸婚姻家庭的朋友對他的名字並不陌生。這位年過八旬老人多年來,陸續將超過兩百位台灣老兵的骨灰送回到故里,完成了這些老兵“回家”的遺願,讓離鄉的魂魄落葉歸根。
這位老人曾經只能用家書寄思
1948年13歲的高秉涵,跟隨逃難人潮離家孤身一人去到台灣,從此他與母親、家人天各一方。
在不能相見的日子裏,在思念故鄉的日子裏,1979年8月20日,他用一封家書,表達了他自己對母親的思念。
致親愛的娘:
兒提起筆,真不知從何處説起,熱淚擋住了我的視線,久久無法下筆……
首先請娘和奶奶、姥姥接受我在遠方的一拜,並叩祝三位老人家和二姐秉清、二弟秉濤,平安健康。
兒子1948年八月初六和娘泣別後,如今已逾三十一年了,但希望家裏的老幼親人都還健在,如果您們方便的話,請儘快寫信給住在美國紐約市的袁玉傑同學,他會實時轉給我的。
兒現在已成家立業了,並且已有了三個子女,生活很美滿,請不要惦念。
在這段漫長且似無止境的流浪歲月裏,我之所以要艱苦奮鬥地活下去,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再見到我娘一面,絕不會像四姨寶真、大姐秉潔、三姐秉浩一樣,在抗日戰爭爆發時,她們三位一齣去就生死不明瞭。
娘,我會活著回來,我也深信我一定會見到我健在的親娘,你一定要等我回來……
娘,我渴望著你的回信!
叩祝
平安、健康
不孝兒秉涵(春生)叩上
1979年8月20日
一紙信箋,筆墨達意,字裏行間道盡了高老先生難以言説的情感,也許寄出去的家書最後杳無音信,也許換來的只有遺憾,但是依舊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信在兩岸之間流轉。
闊別43年後他終於回到了故鄉
沒有長時間離開過祖國母親的孩子也許無法體會到想家的苦究竟有多苦?它能讓一個人像戰士一樣戰鬥,也能讓一個人俯下身,像孩子一樣泣不成聲……
這張屬於高老的“老兵返鄉”探親照
將會留存在台灣高中歷史教科書中
成為人們永恒的記憶
1991年5月1日,高老首次重回闊別43年的故鄉。然而他在村口呆了半個小時,不敢走進去,記憶中的村莊早已變了模樣,“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他一個人走走轉轉,在詢問中遇到了自己的堂爺爺,他們抱頭痛哭。
高秉涵老人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身影,印證了他少小離家的悲情,印證了那一代人久客思歸的執念,更印證了兩岸本是一家人的親情寫照。
他抱著的是濃濃的鄉愁
正是有了感同身受的濃濃鄉愁,高老走上了帶老兵回家的漫漫長路,從1991年起,他義務將超過兩百位台灣老兵的骨灰送回到故里,幫他們完成落葉歸根的遺願。
高老的一生,經歷過戰亂與和平,分離與團聚。然而,他的經歷不僅照亮了他自己的回家之路,也照亮了客死他鄉的台灣老兵的歸鄉之旅。
他説:“回家的路再長,也長不過一生。就讓我們這一代人的鄉愁把海峽填滿吧,讓以後回家的人路不再遙遠。”(海峽飛虹轉載兩岸婚姻家庭服務微信公眾號消息)
相關新聞
- 2020-04-04長大後,終於懂了清明……
- 2020-04-04這個特殊的清明節,你我見字如面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