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實踐大學校長:陸生叫停的真正原因,其實是沒有“九二共識”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0-04-15 11:11:52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台灣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圖片來源:中評社)
日前,大陸宣佈暫停2020年大陸各地各學歷畢業生赴臺升學就讀,台灣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分析,如今“九二共識”不復存在,當然就不會有陸生,將來赴臺就讀的陸生數歸零不無可能。
陳振貴,成功大學外語系畢業,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美國佛羅裏達諾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博士,曾任嶺東科技大學、靜宜大學等校長、私立技專校院協進會理事長、梵蒂岡宗座聖多瑪斯研究所院士、教廷聖西爾維斯特爵士,現任實踐大學校長。
陳振貴表示,早在他2009年3月擔任私校協進會理事長時,就曾與前民意代表陳漢強、前兩岸高等及職業教育交流合作協會理事長陳希舜赴大陸洽談陸生自費來臺研修事宜;2010年又赴大陸洽談兩岸學生交流,如今看到兩岸關係生變,陸生不來台灣就學,令他感到遺憾。
教育的發展其實是政治的延伸。陸生不到台灣的真正原因,其實是沒有“九二共識”,如今“九二共識”不復存在,當然就不會有陸生,所以陸生歸零不無可能。他表示,陸生來臺人數,2009年研修生來臺,當年有2888人,然後逐年增加,2015年3萬4114人是最高峰,此後人數不斷下降,2019年剩7785人。學籍生從2011年928人開始逐年增加,2016年達到最高峰9327人,此後也是逐年下降,2019年剩8353人;雖然各界計算基礎不同,數字會有些微誤差,但整體來看,陸生來臺就學確實人數往下降,而且學生交流在2015到巔峰,2016年“520蔡英文執政”後隔年人數正式下滑。
兩岸青年從2009年互相交流開始,照理説應該增進相互了解,台灣的年輕人不會排斥大陸才對?陳振貴指出,即使兩岸學生交流數量逐年增加,但從上述數字可知,這樣的交流量仍然不夠大,兩岸未能廣泛的了解彼此,在馬英九執政8年期間,兩岸官方在溝通、交往,多少化解一些彼此的誤會,否則不滿情緒會爆發更快。
對於台灣年輕人對大陸反感的原因,他説,關鍵就是民進黨當局修改的“課綱”,將台灣史與中國史徹底分開,讓下一代年輕人認為台灣與大陸完全不相干,也和上一代台灣人觀念出現嚴重分歧。
陳振貴認為,兩岸必須持續有溝通的管道,否則是危險的,不要把兩岸政治分歧帶入兩岸的學術交流乃至於民間交流。(編輯:李丹)
台灣實踐大學校。(圖片來源:中評社)
相關新聞
- 2020-04-10民進黨看ECFA,執政前:毒瘤!執政後:不能停!
- 2020-04-02“中國台灣”四個字,踩了誰的痛腳?
- 2020-04-13大陸遏制“台獨”的又一個“實錘”
- 2020-04-13一意孤行!民進黨當局不斷加深兩岸隔閡
新聞推薦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於強化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共同維護多邊主義的聯合聲明2025-05-14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佈公告調整對原産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措施2025-05-14
- 國臺辦: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鄭重宣示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2025-05-14
- “中國式現代化與兩岸同胞褔祉緊密相連”——兩岸專家學者呼籲台灣同胞做出明智選擇2025-05-14
- 促進閩臺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會將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國成功發射太空計算衛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