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陜西版圖“消失”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0-04-24 10:12:28 | 來源: 陜西日報 |
榆林市榆陽區孟家灣鎮中營盤水庫旁的植被。 本報記者 李羽佳攝
4月22日,年近古稀的全國治沙英雄石光銀一如既往地在定邊縣狼窩沙忙活著,他見證並參與了陜北“綠進沙退”的歷史進程。如今,他的願望終於得以實現。同日,記者從陜西省林業局獲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意味著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陜西版圖“消失”。
“中國的防沙治沙是從榆林走出來的,榆林成功的防沙治沙經驗,正在引領著中國乃至世界防沙治沙工作的走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這樣評價。
“歷史經過1000多年,讓綠洲變成了沙漠;共産黨領導群眾70年,把沙漠變回了綠洲。”全國勞模、陜西省防沙治沙先進個人張應龍説。
毛烏素沙漠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又稱鄂爾多斯沙地、毛烏素沙地,總面積4.22萬平方公里,其中一半面積在陜西榆林境內。毛烏素沙漠被稱為“人造沙漠”。歷史上,這裡曾水草豐美、牛羊成群,自唐代起至明清,由於人類的不合理開發利用,毛烏素地區逐漸變成茫茫大漠。
新中國成立之初,“風刮黃沙難睜眼,莊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壓人移走,看見黃沙就搖頭”,仍是榆林地區惡劣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
綠色,是榆林人千年的夢想。播種綠色,是陜西人70年的堅守。隨著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國家重點工程相繼啟動,越來越多人將目光和腳步“定格”在這裡。全國治沙英雄牛玉琴30多年治沙11萬畝,使不毛之地變成了“人造綠洲”;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在14任連長的帶領下,累計推平沙丘800多座,營造防風固沙林帶35條;石光銀成立了全國第一個農民股份治沙公司,一生只做治沙這一件事……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植綠大漠,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英雄氣概,演繹了可歌可泣的治沙壯舉。
大漠駝跡絕,塞上柳色新。70年來,榆林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轉速率,不斷縮小毛烏素沙漠面積;栽種的樹木按1米株距排開,可繞地球赤道54圈;林木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之初的0.9%提高到34.8%,陜西綠色版圖向北推進了400多公里。
“綠水青山”來了,“金山銀山”也跟著來了。這些年,榆林風沙區大棚種植、育苗、沙漠旅遊等蓬勃興起,全市從事沙産業的企事業單位150多家,年産值4.8億元,從業人員10萬餘人。
“作為自然地貌,毛烏素沙地不是真的消失,只是流動沙丘全部得到固定。這些治理成果還屬人工干預,尚需加快沙區生態系統的正向演替,實現自我循環發展,從根本上改變沙區生態面貌。”陜西省林業局局長黨雙忍説。 (記者 王罡 趙波 李羽佳)
相關新聞
- 2020-01-03從一粒沙看不斷擴大的中國綠色版圖
- 2019-07-29兩封賀信背後的綠色故事
- 2020-04-07書寫生態生産生活的和諧篇章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