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難擋兩岸同胞情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馬曉葉 特約作者董平):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幾個月來,島內的民進黨當局打著防疫的口號上演了一連串“以疫謀獨”的鬧劇。但是,這些鬧劇都沒有阻擋住兩岸同胞心手相連、共同抗擊疫情的決心。近日,江蘇和台灣兩地的醫療衛生專家共同舉辦了“蘇臺抗疫視訊交流會”,雙方就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和公共衛生防疫等議題進行了深度交流,期待攜手合作,共同抗疫。這種利用互聯網交流的方式,不僅解決了疫情之下雙方人員出行不便的問題,而且能在第一時間溝通最實用的信息,是相當務實和有效的辦法。

 

2010年12月,兩岸簽署了《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協議中的第二章對於傳染病防治做了詳細的介紹。雙方同意就可能影響兩岸人民健康之傳染病的檢疫與防疫、資訊交換與通報、重大傳染病疫情處置、疫苗研發及其他事項,進行交流與合作。在此協議基礎上,面對新冠病毒疫情,兩岸原本可以有很多合作的機會,但民進黨當局卻堅持“逢中必反”,不顧民眾的健康福祉,不遺餘力地破壞兩岸之間的相關合作。

 

相反,大陸方面的做法始終溫暖著兩岸同胞的心。在抗擊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後,大陸各部門為了保障廣大的台資臺企復工復産,想盡了各種辦法,為臺企和臺胞提供幫助和支持,與臺商交流座談,提供各項政策支持,攜手共渡難關,確保百分百的復工。還有的台資企業,比如陜西漢中銳傑電子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的電感器産品近日受到客戶青睞,特別是用於呼吸機和醫療檢測設備方面的訂單劇增。在疫情之下,公司還能夠拿到更多訂單,多虧了當地政府的幫忙。

 

在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有志向的台灣青年也沒有落伍,他們有的奮戰在抗疫一線,有的堅守原來的崗位,還有的組織捐錢捐物。在這場沒有銷煙的戰鬥中,兩岸青年同舟共濟,譜寫了許多感人的篇章。其中的一個故事就令人非常感動。今年二月,正是大陸疫情最兇猛的時候,島內很多台灣大學生想盡各種方式幫助大陸同胞。其中有一名在大陸求學的研究生,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從台灣購買醫療口罩快遞到武漢的醫院。無奈,民進黨當局禁止向大陸出口醫療口罩。這位研究生只好購買了十幾盒醫療防護用手套,在兩岸眾多好友的幫助下,將這些手套寄送到了湖北抗疫最前線。應該説,在慘烈的抗疫阻擊戰中,這十幾盒醫療手套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卻是一名台灣青年學子心繫大陸的具體表現,更是台灣同胞人溺己溺良善的具體體現。

 

總之,在無情的病毒侵襲面前,兩岸同胞都展現出了無盡的愛,不分彼此,互相幫助。在兩岸同胞的心目中,兩岸本就是一家人,大家齊心加油努力,沒有過不去的難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