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風雨路 十年錦繡篇--隆重慶祝台灣會館重張十週年

北京台灣會館是北京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它是百年來台灣同胞在京城聚會的場所,留下了台灣同胞在京生活的印跡,見證了台灣同胞愛國愛鄉的光榮歷史,是情牽兩岸的“臺胞之家”。

 

百年風華 重煥異彩

 

自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開始,陸續有台灣士子渡海到福州參加鄉試、到京城參加會試。1890年前後,為方便台灣舉人來京趕考,台灣官員和在京台灣鄉紳購建會館。1905年科舉制度廢止後,台灣會館逐漸成為台灣同胞在京城聚會、落腳的場所。

 

從封建專制到維新變法,從辛亥革命到人民共和,台灣會館歷經風霜雪雨,見證歷史滄桑,也承載了兩岸間割捨不斷的血脈情緣。

 

漫漫風雨路 十年錦繡篇--隆重慶祝台灣會館重張十週年

 

北京台灣會館

 

漫漫風雨路 十年錦繡篇--隆重慶祝台灣會館重張十週年

 

修繕施工圖

 

漫漫風雨路 十年錦繡篇--隆重慶祝台灣會館重張十週年

 

全國臺聯創會會長林麗韞和時任北京市臺聯會長蘇輝共同推開重張后的台灣會館大門

 

漫漫風雨路 十年錦繡篇--隆重慶祝台灣會館重張十週年

 

2014年台灣會館在高雄佛陀紀念館舉辦“科舉制度在台灣——台灣進士專題展”

 

漫漫風雨路 十年錦繡篇--隆重慶祝台灣會館重張十週年

 

2017年6月22日,第三屆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在台灣會館舉辦

 

在各級領導和海峽兩岸有關人士的關心、關愛下,台灣會館自2009年開始修復擴建工作。台灣會館的修繕擴建牽動了大陸、島內和海外臺胞的心,更得到中央有關部門,特別是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台灣會館從最初540平方米的兩進四合院,擴建為3800平方米的地上、地下兩層建築。在古樸的北京四合院中加入了騎樓、拱墻、琉璃飾品等閩臺特色元素,京臺兩地的建築文化在台灣會館水乳融合。

 

2010年5月7日,台灣會館盛大重張。北京市臺聯專門組建了北京市臺胞交流服務中心,負責管理台灣會館。重張后的會館被分為京臺交流展示區、貴賓接待區、多功能會展區和民俗文化體驗區四個區域。台灣會館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天時,得前門老北京商務區之地利,沐骨肉同胞血脈親情之人和,成為京臺兩地交流的重要場所和亮麗名片。

 

十載華章 兩岸一家

 

躬耕厚植十寒暑,不覺收穫滿青山。十年來,台灣會館共舉辦各類涉臺活動500余場,接待兩岸各界嘉賓參觀交流近十萬人次。

 

漫漫風雨路 十年錦繡篇--隆重慶祝台灣會館重張十週年

 

2018年8月20日至28日第一屆“台灣學子重走科舉路研習營”活動在台灣會館舉辦

 

漫漫風雨路 十年錦繡篇--隆重慶祝台灣會館重張十週年

 

2018年12月15日,“兩岸三通”通郵十週年紀念活動在台灣會館舉辦

 

漫漫風雨路 十年錦繡篇--隆重慶祝台灣會館重張十週年

 

2018年12月28日,北京台灣會館被授牌“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絡繹不絕的參觀來訪、異彩紛呈的文化交流、美輪美奐的各式展覽、精英薈萃的學術論壇、溫馨動人的臺胞聚會……,厚重的歷史內涵和核心價值,強大的品牌效應和獨特的文化個性,兩岸經貿的融合、文化的傳承、心靈的契合在台灣會館交織、延伸、擴展,使得台灣會館不僅成為臺胞們心心唸唸的“家”,更成為中華傳統文化薈萃的藝術殿堂和京臺交流的重要橋梁紐帶。

 

2017年9月1日,北京市臺辦授牌台灣會館“北京市對臺交流基地”。2018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批准北京台灣會館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日月如流,尺壁寸陰。十年跬步積累、風雨兼程;十年同心築夢、耕耘收穫。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新時代,揚帆但信風。台灣會館寄託著黨和政府對台灣同胞的濃濃關懷情,凝聚著島內及海外臺胞的殷殷赤子心,它的每一步發展都得益於兩岸同胞的支持和厚愛。未來台灣會館將繼續砥礪前行、不負重托。相信兩岸民眾以心為筆,一定能描繪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藍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