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簡以信:為支持臺青創業政策代言

臺青簡以信:為支持臺青創業政策代言

 

市內酒吧正醞釀陸續復市,得趕緊上門洽談合作,打開市場、穩住銷路;年前為山西一景區打造的文創産品樣品已經成形,還需要進一步打磨,優化細化;下個月計劃赴廈門拍攝一則電商廣告短片,腳本必須儘快敲定;未返校臺生提出的種種問題,也要一一解答……近來,臺青簡以信的“檔期”被填得滿滿噹噹,忙碌而充實是他的生活日常。

 

“臺商二代”創業者

 

登陸創業的許多台灣創業者或多或少都曾經歷過“水土不服”,簡以信是個例外,這與他從小就在大陸學習生活不無關係。

 

7歲時,簡以信就隨父親來到大陸,在廣東生活。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他的成長與大陸改革開放發展的軌跡融為一體,因此對於大陸市場他有自己的觀察。“大陸的消費者對價格很敏感,這方面和台灣的市場就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台灣的創業者如果想長期在大陸發展,需要改變過去的思維,要更接地氣。”

 

從福建師範大學畢業後,簡以信沒有回到廣東繼承父親的事業,而是選擇留在福州打拼自己的事業。通過朋友介紹,他成立了福州集信昌貿易有限公司,從事紅酒貿易。

 

與所有的創業者一樣,創業之初他吃盡了苦頭。貨款收不回來,每天醒來就要面對房租、水電、員工薪金。“最辛苦的時候銀行卡裏幾乎沒有錢”,但他有一腔熱血,一家店一家店地上門推銷,吃了不少閉門羹,也結交了不少朋友。在他的努力下,公司已經在深圳擁有多家門店,並在福州設立了一個倉庫。“受疫情影響,紅酒的銷售下滑比較嚴重,但我打算通過開直播介紹紅酒相關知識來提高銷量。”簡以信説。

 

福建準女婿

 

2020年,對於簡以信而言,是個特殊的年份。“我和女朋友計劃今年結婚,將成為福建女婿。”談起戀人,憨厚的臉上馬上堆起幸福的笑容。

 

簡以信與女友是大學同學,與其他校園戀愛不同,故事的開頭並沒有想像中的浪漫。“最開始互相都沒有看上。”簡以信是個標準“暖男”,對誰都很熱情,這在別人眼中加分的品質在女友看來卻是個缺點。後來,簡以信家中突遇變故,女友常在身邊安慰和陪伴,令他十分感動。“那時候她陪著我看電影、爬山,後來才知道她其實是個宅女,不愛出門,能為我做這麼多的事情,這讓我非常開心。”

 

創業至今,女友一直支持簡以信的事業,近期還答應傾情出演其為客戶策劃的宣傳短片。“未來,我還想拍攝一段我們的故事,以‘家’為概念,從一對戀人的角度投射兩岸融合的大勢所趨。”

 

臺青登陸“領航員”

 

疫情發生後,許多臺籍學生都在關注福州高校復課的進展。向誰了解?當然是簡以信學長!

 

“過去需不需要隔離?”“隔離14天的費用是多少?”“現在福州疫情已經控制住了嗎?”……對於臺生提出的問題,簡以信都詳細了解,耐心回復。這與他的另一個身份有關——福州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青年委員會副主委。

 

父親是東莞市臺協的會長,受其影響,簡以信在大學時期就加入了福州市臺協會青委會。也是通過這個平臺,他了解到了許多政策和服務信息。“比如當時創業的時候,我就申請了臺青在榕創業一次性開業補助,金額雖然不多,只有1萬元,但是讓我感受到了福州鼓勵臺青創業的誠意,很感謝福州對我們的支持。”

 

實實在在感受到福州支持臺青創業就業的紅利,簡以信也積極化身“代言人”,積極宣傳福州市關於台灣青年創業的政策,希望幫助更多台灣青年能夠融入福州,融入大陸。去年,他與青委會的夥伴們組織了三場尋“青”記,從馬尾陽光學院到福建師範大學,活動將在榕青年團結在一起,增強他們的歸屬感、認同感。“我們通過這樣的方式走進在榕就讀的臺青群體,了解學生未來規劃,利用政策宣傳等方式吸引臺青畢業後在福州就業創業,促進兩岸交流融合。”

 

從主動融合到促進融合,簡以信仍在努力,一邊發展自己的事業,一邊幫助臺青來榕創業就業。他透露,今年第一場尋“青”記正在醞釀,期待著和在榕臺青的再次相聚。(記者 蔣雅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