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冠疫苗一期臨床試驗結果令人鼓舞——歐美專家熱議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取得積極成果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0-05-27 09:43:23 | 來源: 新華網 |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日前發表論文,介紹了中國團隊開發的一種新冠病毒候選疫苗一期臨床試驗的積極結果。這項關於新冠疫苗研發的階段性成果引發美英等國科學家好評。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傳染病系主任羅伯特·斯庫利對新華社記者説,接種3種不同劑量候選疫苗的志願者都産生了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應答,同時顯示了很好的耐受性;接種後28天內,大多數人體內中和抗體增加了4倍以上,這一結果“令人鼓舞”。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免疫學教授丹尼爾·奧爾特曼表示,這是報告新冠病毒疫苗臨床試驗結果的第一篇論文,疫苗誘導産生了與接種劑量相關的中和抗體應答,志願者也沒有嚴重不良反應,所以“開端很好”,試驗結果“相當令人欣慰”。
美國艾奧瓦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斯坦利·珀爾曼説:“中國團隊的臨床試驗結果給國際社會傳遞了積極信息,那就是這種疫苗可能對預防新冠病毒感染有效,這對疫情防控非常重要。”
這項臨床試驗由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院士和江蘇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朱鳳才教授等人領銜的團隊開展,試驗使用的疫苗是一種重組腺病毒載體新冠病毒疫苗,採用經過改造後無害的5型腺病毒作為載體,向人體內輸送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基因。參與試驗的108名成年志願者年齡在18歲至60歲間,被分成不同組別接種了不同劑量的疫苗。
陳薇在《柳葉刀》發佈的新聞稿中指出,要謹慎對待相關成果,開發新冠病毒疫苗會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並且能夠引發免疫應答並不一定意味著疫苗能夠保護人們免受新冠病毒感染,最新成果“展示了新冠病毒疫苗開發的很好前景,但我們離這種疫苗達到讓所有人使用的階段仍有較長的路要走”。
對腺病毒載體疫苗的前景,專家們同樣持謹慎態度,指出其一大挑戰是如何克服“預存免疫”,且仍需開展進一步臨床試驗來驗證疫苗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性。
據介紹,多數人成長過程中曾感染過5型腺病毒,體內可能存在抗體攻擊疫苗載體,降低疫苗的效果,這就是“預存免疫”。斯庫利説,數據顯示,腺病毒預存抗體水準較高的志願者接種疫苗後對新冠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相對較弱,這種局限性在其他腺病毒載體疫苗中普遍存在。
斯庫利説:“由於人體對腺病毒的免疫持續存在,疫苗引起的免疫反應會越來越弱”。如果5型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激發的免疫力下降速度較快,則有必要每隔兩年重新接種一次,很可能還要研發其他型腺病毒為載體的新冠疫苗作為再次接種的備選疫苗。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流行病學教授張作風表示,新冠病毒是一種全新病毒,人類對其還缺乏了解,也沒有公認的有效治療方法,疫苗研發對於預防病毒感染非常關鍵。一期試驗的主要目的是觀察志願者接種後的身體反應和副作用,二期和三期臨床試驗需要通過隨機、雙盲、對照的方法進一步驗證疫苗是否對預防新冠病毒感染有效。
專家們還強調,加強國際合作對於加快新冠疫苗攻關至關重要。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球正在研發的候選疫苗超過120種。
奧爾特曼説,全球在研新冠疫苗形式非常多元化,會給出有關保護能力、安全性、持續性以及生産和供應難易程度等不同信息。
奧爾特曼強調,不應將新冠疫苗研發視作一場競賽。如果冷靜評估各種候選疫苗的優勢以及弱項,就有可能找到最佳方案。而要達成這一目標,就需要盡最大努力開展國際合作。現在有很多關於年底前能否開始生産疫苗的爭論,各方壓力很大,但“我們所有人應清醒地知道,我們需要的是安全有效性得到驗證和認可的疫苗”。
新華社北京電 參與記者:譚晶晶、張家偉、華義、張瑩
相關新聞
- 2020-05-23《柳葉刀》雜誌發表中國科學家新冠疫苗I期臨床試驗結果:安全 能誘導免疫反應
新聞推薦
- 習近平離京赴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秘魯進行國事訪問2024-11-13
- 習近平向“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致賀信2024-11-12
- 藍廳觀察丨菲律賓出臺涉海“惡法” 包藏險惡用心2024-11-12
- 特寫:讓兩岸青年交流成為增進彼此認同的“良方”2024-11-12
- 殲-35A、嫦娥六號月背樣品、貨運航天飛機……本屆航展“亮點”紛呈!2024-11-12
- 電影出海!中國電影推動中美文化交流 為國際市場注入新活力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