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這樣煉成的——毛南族的脫貧故事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0-06-05 10:11:14 | 來源: 新華社 |
毛南族曾因居住條件惡劣,過去叫“毛難族”,意思是受苦受難的民族,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改為“毛南族”。
新一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得益於黨的精準扶貧政策,毛南山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整族脫貧,幸福敲開了每一戶毛南族群眾的家門。
這是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毛南家園易地扶貧搬遷城北安置區(5月21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搬出大山
環江縣是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由於自然和歷史原因,許多毛南族群眾祖祖輩輩生活在深山之中,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和生態移民,是幫助貧困群眾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
這是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鄉村風貌(5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下塘村,當地幹部群眾將譚運日老人抬下山(2019年9月11日攝)。新華社發(譚召關 攝)
譚廣田家在下南鄉下塘村上眉屯,50多歲的他至今單身,多年前母親去世後,他就和父親譚運日相依為命。譚廣田每月趕街一次,購買生活必需品,為了能趕上班車,他要走一個半小時的崎嶇山路。而他91歲的父親在50餘年前趕過一次街後,就再也沒有走出過大山。
去年9月,政府幫他們在山外建好了新居,這一天,10多名幹部和村民用一張竹制的躺椅輪流將老人抬出大山。50多年來,老人再一次見到山外的世界,並且有了人生第一張身份證。
如今,父子倆養了3頭牛,有低保、養老保險、高齡補貼。當被問及現在的心願,不善言辭的譚廣田害羞地説,“就想娶個媳婦”。
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下塘村上眉屯,譚廣田(右)和父親譚運日在家門口(5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環江縣委書記黃榮彪説,近年來縣裏累計幫助1880戶毛南族貧困戶實施危舊房改造,同時把2356名毛南族貧困人口從“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地方搬遷到2個大型集中安置區和7個安置點,徹底拔掉窮根。此外,縣裏還引進27家龍頭企業進駐安置區,創建102個“扶貧車間”,讓搬遷戶在家門口就業,努力實現穩得住、能致富。
做衣領、上拉鏈、縫袖口……坐在整潔的“扶貧車間”裏,莫桂圓熟練地操作縫紉機、趕制校服。對她而言,從前在大山裏“石頭縫裏種地”的艱難歲月就像一場遠去的夢。
這是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田園景色(5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 。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莫桂圓的老家在水源鎮上南社區洞界屯,那是一個窮山溝,全家5口人住著破舊的木瓦房,下面一層養牲口,上面一層住人,冬天漏風,夏天漏雨。隨著兩個女兒漸漸長大,生活的重壓讓她和丈夫不得不外出務工,一年和孩子見不上幾次面。2018年,莫桂圓全家搬進移民安置區,讓她喜出望外的是,自己還成為一名“上班族”,每個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
今年,大女兒即將大學畢業,莫桂圓總算了卻一樁心事。“過上這樣的好日子,我們一家人都很珍惜。”説完,莫桂圓不禁流下眼淚。
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抽水站,工作人員在檢查設備(5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告別“三難”
飲水難、出行難、用電難一度是制約毛南族群眾脫貧的三大難題。
下南鄉是毛南族群眾主要聚居區,由於位於喀斯特地貌山區,長期季節性缺水。下南社區松朗屯貧困戶覃鳳增家裏一大一小兩口水缸,見證著從飲水難到飲水甜的生活變遷。
多年前,覃鳳增每天一大早都要到家附近的山泉打水,挑回小缸裏儲存。20世紀80年代,鄉里建了小型飲水工程,但因水量不夠,只能限時供水,為了多蓄水,覃鳳增家裏又添了一口大缸。
下南鄉黨委書記覃純果説,2016年他從縣裏到鄉里任職時,同事告訴他“一定要帶個大桶去”。水廠每天只供水約2個小時,他到學校調研時,了解到師生飲水困難,甚至出現過“偷水”的情況,心裏很不是滋味。
幾十年來,當地幹部群眾一直在尋找新的水源,每次都無果而終。離鄉政府所在地約12公里遠有一條河,叫打狗河,但是其間的茫茫大山,阻隔了群眾引水的希望。
這是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抽水站(5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區域一萬多名毛南族群眾的飲水難題,2017年,在中央和自治區專項資金支持下,將打狗河作為取水點的飲水工程動工修建。“在大山中修路、架電線、打隧道、建蓄水池,工程推進難度很大,有的幹部將之稱為‘下南三峽’,但是再大的難度也阻擋不了我們改善毛南族群眾生存條件的決心。”環江縣委書記黃榮彪説。
2019年6月24日,清澈的河水經過凈化後到達家家戶戶。覃鳳增打開家裏的水龍頭,自來水嘩嘩流淌,旁邊的兩口水缸無言地見證著這一切。
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下南社區松朗屯,覃鳳增在用自來水洗菜(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除飲水難外,到2015年實施精準識別時,環江縣仍然有不少村屯出行難、用電難,成為脫貧攻堅的“硬骨頭”。下南鄉景陽村上忙屯長期不通路、不通電,居住在這裡的貧困戶譚榮安靠打魚為生,收入微薄,多年以來,他在深山裏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
山裏沒有電,到了夜裏,譚榮安就用蓄電池接燈泡照明,一塊蓄電池能用一週左右。他往往會備好兩塊蓄電池,當其中一塊電量耗盡,便拿去附近通電村屯的親戚朋友家充電。
上忙屯2017年通了路,2018年通了電。不通路、不通電的生活從此封存在譚榮安的記憶裏,享受到危舊房改造政策的他,不但建了新房,還有了一份保潔員的工作。
如今,“一里挂九梯”的崎嶇山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條沿著山腰蜿蜒盤旋的水泥路;當暮色降臨,盞盞明燈像點點繁星般點綴了毛南山鄉的夜晚。
環江縣縣長黃炳峰介紹,新一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環江縣累計投入12億元用於毛南族貧困人口聚居的72個村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改建屯級道路1160公里。72個村全部實施農村電網改造,所有毛南族群眾家中全部接通生活用電。
這是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思恩鎮陳雙村新貌(5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産業致富
小滿時節剛過,在下南鄉波川村,連片的柑橘樹新結出幼果,在和煦的微風中搖曳。
在峰叢林立、溝多峪深的毛南山鄉,長久以來當地群眾依靠種植水稻、玉米來維持生計。2013年時,村民譚美春曾到桂林考察柑橘産業,看到當地一些群眾通過種植柑橘住上小洋房很是羨慕,但是擔憂投入大、回報週期長,後來只好作罷。
2015年,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吹響精準扶貧的衝鋒號,環江縣出臺一系列針對貧困戶發展産業的扶持政策。了解到這種情況,既是貧困戶也是村幹部的譚美春下決心流轉35畝土地種植柑橘,村裏的一些群眾也希望能夠抱團發展,主動把土地流轉給她,在種果沒有收益之前不收租金。
在政府支持下,免費苗木、技術指導和信貸支持等扶貧配套政策接踵而來,柑橘種到哪,産業路就修到哪。不到一年時間,一個柑橘種植園就初具規模。
看到柑橘産業的前景後,村裏很多貧困戶希望能夠參與進來,為此,譚美春牽頭成立環江毛南新村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如今,包括14戶貧困戶在內的60戶農戶參與其中,種植面積達280多畝。收穫季節,這些柑橘通過電商走向全國,為群眾帶來近百萬元收入。
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縣城夜景(5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下南社區松朗屯,兩名小朋友在玩耍(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2016年以來,環江縣選定桑蠶、香豬、菜牛、油茶等作為特色産業,目前全縣有農民專業合作社470家、農業龍頭企業10家。截至2019年底,環江縣毛南族貧困群眾特色産業覆蓋率將近100%,産業致富的故事在毛南山鄉不斷上演。
迎著清晨的露水,譚江匯把剛收割回來的牧草碾碎,拌上玉米粉喂牛。50歲的譚江匯是一名身高只有1.3米左右的殘疾人,一度生活十分困難,可如今他是村裏的養牛能手。“一年可以出欄,每頭能賺4000元,勞動強度也不大。”譚江匯説,養牛讓他找回了對生活的信心。
譚江匯所在的下南鄉才門村土地貧瘠,脫貧攻堅戰打響後,養牛被確定為當地的重點扶貧産業,地方政府為貧困戶提供養殖培訓、貼息貸款和獎補資金。譚江匯把家中的山坡地全部改種上牧草,下決心靠養牛脫貧,逐漸有了穩定收入。
2019年,譚江匯脫貧摘帽。談及未來的希望,他説,想通過養牛實現致富,然後到縣城安家,徹底走出大山。
相關新聞
- 2020-06-04一顆小榛子 兩種好滋味
- 2020-06-01侗族“織娘”楊成蘭的布藝扶貧
- 2020-06-03向深度貧困“堡壘”發起最後總攻——寫在“三區三州”脫貧攻堅關鍵時點
- 2020-04-20出山入海 “船”流不息——廣西北部灣港生産保暢一線見聞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