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美食、宋代風雅,國家圖書館開啟“非遺講座月”
編輯: 張旭 | 時間: 2020-06-09 14:32:44 | 來源: 環球網 |
【環球網文化報道 記者 張嘉玉】6月13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6月至7月,國家圖書館將線上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講座月”。屆時,文化學者、非遺傳承人、專業研究員從漢代飲食、宋代雅趣、傳統體育等6個專題為讀者展開傳統非遺的魅力畫卷,聚焦古人健康生活。
“非遺講座月”圍繞主題“非遺傳承·健康生活”,共分為《往古的滋味——由海昏侯墓考古説漢代飲食》《風雅宋——宋人的日常與雅趣》《百草園裏識百草:走進北京藥用植物園》《學傳統手工,過健康端午》《“細數家珍”——中國傳統體育項目概覽》《中國神技——“京中有善口技者”》六個專題,呈現非遺代代傳承中古人健康生活的理念和方式。
《百草園識百草:走進北京藥用植物園系列》特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本剛講述北京藥用植物園十二種藥用植物的珍貴醫藥價值。端午節特別活動《學傳統手工,過健康端午》邀請到北京市海淀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剪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結藝傳承人倪巧鳳帶網友製作端午時令手作——端午棕香包、五彩手繩、五毒剪紙等,讓公眾從非遺文化中體會到古人對健康生活的探尋與期盼。
國家體育文化發展中心(中國國家體育博物館)研究部原主任、研究員崔樂泉講述傳統體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口技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牛玉亮與北京市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口技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方浩然聯袂呈現口技的魅力。
此外,“非遺講座月”還將邀請宋史研究者吳鉤、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登臺主講《風雅宋——宋人的日常與雅趣》《往古的滋味——由海昏侯墓考古説漢代飲食》,細訴古人在日常中是如何用各種行為習慣表達對安泰無恙生活的理解與探索,以及這些行為習慣背後所包含的原理與情趣。
“非遺講座月”是國家圖書館為全面系統地向公眾介紹傳播非遺保護理念和方法而打造的品牌活動,該活動自2012年起推出,每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前後開展,讀者可以登錄國家圖書館網站、微博、微信等平臺關注和收看。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