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 制香包 在廈臺胞迎端午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0-06-22 13:29:29 | 來源: 海峽之聲網 |
“粽子蘊含家的感覺,這當中不但有傳統民俗的意義,也讓我懷念奶奶、外婆的味道。”6月19日端午佳節前夕,一場粽子節活動讓就業、創業在廈門的臺胞有了相聚時刻,參與其中的臺青時韻晴感到很溫馨,“兩岸同胞一起包粽子、制香包,大家和樂融融,非常有意義。”
在廈臺青時韻晴參與粽子節活動 莊楊筱/攝
廈門臺協會長吳家瑩(左)在廚師指導下體驗包粽子 莊楊筱/攝
廈門市臺商投資協會會長吳家瑩也在當天參與粽子節活動的50幾位兩岸同胞中,“我了解到之後各區政府會接力舉辦這樣的活動,在廈打拼的臺胞很感念當地政府對臺胞的照顧。”吳家瑩説,“每逢佳節倍思親”,感恩端午前夕有這樣小小的聚會,讓在廈臺胞度過愉快的時光。
19日粽子節活動吸引了50余位兩岸同胞參加 莊楊筱/攝
活動現場擺放的香包材料 莊楊筱/攝
“疫離棄”“蚊不來”——桌面上擺放的特質香料,包含了端午“除五毒”的傳統香材,也蘊涵著歲歲平安的祝願。台灣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花藝教授常定華在活動現場一面為大家講解如何製作香包,一面介紹傳統“香文化”,她告訴記者,讓中華傳統文化落實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這是他們的使命感,“端午節制香包、包粽子,包的是我們的情懷,希望藉由這些美好事物,傳播正能量。”
臺胞王秀蘭(左)與常定華(右)接受採訪 潘薇/攝
欣葉臺菜運營總監王秀蘭“登鷺”發展三載有餘,此次粽子節活動,她不僅提供舉辦場地,還出動本店大廚親自上陣傳授包粽子技巧。王秀蘭説,欣葉已經從今年的疫情衝擊中逐步恢復,平日生意已經恢復8成左右,廈門為在地企業減免租金以及出臺的各項促進消費的措施,給了他們有力加持。
這些年,欣葉與中華花藝維繫合作,因應四時節慶舉辦各類兩岸交流活動,“希望透過傳統節慶把大家連結在一起,也把中華飲食文化傳承下去。” 王秀蘭説。海峽之聲廣播電臺6月20日廈門消息(記者 莊楊筱)
相關新聞
- 2020-06-19他把台灣燒肉粽帶到了四川德陽
- 2020-06-05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還有啥?
- 2020-06-09端午為何説“安康”而不是説“快樂”
- 2020-05-25端午未到 萌萌噠的香囊先俏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