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屢破世界紀錄 一組數字了解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0-07-01 09:55:14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歷時六年,打破多項世界紀錄,公鐵兩用大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7月1日正式通車!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位於江陰大橋下游約45公里,蘇通大橋上游約40公里,北起南通,南至張家港市。受長江江寬和航道、防洪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這座大橋從設計到建造屢次打破世界紀錄。通過一串數字,帶您了解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創下的“世界之最”。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全長11.072公里,由主航道橋、專用航道橋、聯絡橋和南、北引橋組成,工程總投資150億元。其中,主橋長2296米,採用雙塔五跨三索面斜拉橋結構。為了兼顧跨越天塹、保護母親河與黃金水道的要求,大橋選擇了主跨1092米大跨度過江的方案,為目前國內最大跨度斜拉橋,也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項目主要設計和技術決策者張敏介紹,國外的公鐵兩用斜拉橋目前就做到400多米,我們實現了從百米到千米級的跨越。
隨著橋梁跨度的增大,作為關鍵受力結構的主塔,高度也隨之攀升到330米,約100層樓房高,為同類型橋梁之最。
跨度大、主塔高,也決定了大橋的“地基”——也就是沉井就會越深。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南北主塔墩沉井體量為全球最大,高105米,相當於30層樓高,橫截面積相當於12個標準籃球場,單個重量15000噸。
在大橋主航道橋的北側,還有一座天生港專用航道橋,採用主跨336米的剛性梁柔性拱橋結構,為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鐵兩用鋼拱橋。施工過程中,建設者們成功將重達2800噸,重量相當於700頭成年大象的拱肋在距離江面百米高的上空直接提拉豎轉合龍,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開工建造6年來,大橋工程所用鋼筋約48萬噸,相當於12個“鳥巢”所用鋼材;混凝土230萬立方米,相當於8個國家大劇院的用量。大橋抗震烈度7度,能抵禦至少13級颱風,10萬噸級船舶的撞擊。其工程規模之大,施工難度之大,代表著當前中國乃至世界橋梁建設的最高水準。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項目主要設計和技術決策者張敏表示,這座橋將會是世界建橋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所以説它對世界橋梁技術的貢獻是不言而喻的。
(總臺央視記者 劉湘攸 黃昕 沈彧)
相關新聞
- 2020-06-28創三項“世界第一”!瀾滄江特大橋主體工程完工
- 2020-06-29世界首座輕型鋼混結構斜拉橋——南京長江第五大橋跨江主橋順利合龍
- 2020-04-24成都爆款網紅大橋C位出道!未來感十足!
- 2019-12-23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開始鋪軌施工
新聞推薦
- 新“出差三人組”亮相!神二十乘組簡歷來了2025-04-23
- 港澳臺輿論:美國眾叛親離,中國按節奏應對關稅戰2025-04-23
- “蓉聚天府·築夢四川” 2025川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行2025-04-23
- 穩外貿穩外資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2025-04-22
- 神二十發射在即 這次太空之旅還有一位神秘乘客2025-04-22
- “圈粉”全球客商 廣交會向世界“種草”中國“智”造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