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西鹹新區發現隋代王韶家族墓園
編輯: 張旭 | 時間: 2020-07-07 09:28:30 | 來源: 新華網 |
這是王韶墓全景(3月15日攝)。新華社發(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這是隋王韶家族墓出土的陶俑(5月21日攝)。 新華社發(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這是王韶墓墓室(5月3日攝)。 新華社發(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這是王顯墓墓室(4月16日攝)。 新華社發(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這是王仕通墓全景(3月23日攝)。 新華社發(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這是7號墓葬的前墓室(4月28日攝)。 新華社發(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這是王弘墓墓室(4月12日攝)。 新華社發(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新華社西安7月6日電(記者楊一苗)記者日前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近期在陜西省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韓家村發掘了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園——隋王韶家族墓園。 據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李明介紹,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對這一隋代家族墓園進行了發掘。墓園由方形圍溝和7座墓葬組成,墓園南北長147.7米、東西寬138.5米,面積21360平方米,是目前所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隋代墓園。 據了解,墓園內埋葬王韶、王韶嫡長孫王弘、北周原州刺史王楷(王韶祖父)長子王顯、王楷長孫王仕通等七人。這7座墓葬均為斜坡墓道多天井的土洞墓,坐北朝南,具有典型的北周至隋代墓葬形制特徵。 其中王韶墓規模最大,係地面有封土的7天井雙室土洞墓,全長60米,深13.6米。該墓被盜嚴重,墓室內共出土各類隨葬品67件(組),散亂分佈在墓室和壁龕內,器形可辨有武士俑、鎮墓獸,騎馬俑、立俑及陶豬、陶雞等。另有少量墓誌殘塊,無法復原。 王仕通墓的墓室內共出土各類陶罐、銅錢和墓誌等隨葬品4件(組),據志文知墓主為北周原州刺史、冠軍侯王楷長孫王仕通,終於北周保定年間,隋開皇九年遷葬祖塋。王顯墓中共出土隨葬品66件(組),主要分佈在前室,以騎馬俑和立俑為主。 李明説,隋王韶家族墓園規模宏大,結構完整,墓主身份明確,出土物較為豐富,是北周至隋代考古的重要發現,為了解北周至隋家族墓地特徵、成員埋葬規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