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西鹹新區發現隋代王韶家族墓園
編輯: 張旭 | 時間: 2020-07-07 09:28:30 | 來源: 新華網 |
這是王韶墓全景(3月15日攝)。新華社發(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這是隋王韶家族墓出土的陶俑(5月21日攝)。 新華社發(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這是王韶墓墓室(5月3日攝)。 新華社發(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這是王顯墓墓室(4月16日攝)。 新華社發(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這是王仕通墓全景(3月23日攝)。 新華社發(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這是7號墓葬的前墓室(4月28日攝)。 新華社發(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這是王弘墓墓室(4月12日攝)。 新華社發(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新華社西安7月6日電(記者楊一苗)記者日前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近期在陜西省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韓家村發掘了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園——隋王韶家族墓園。 據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李明介紹,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對這一隋代家族墓園進行了發掘。墓園由方形圍溝和7座墓葬組成,墓園南北長147.7米、東西寬138.5米,面積21360平方米,是目前所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隋代墓園。 據了解,墓園內埋葬王韶、王韶嫡長孫王弘、北周原州刺史王楷(王韶祖父)長子王顯、王楷長孫王仕通等七人。這7座墓葬均為斜坡墓道多天井的土洞墓,坐北朝南,具有典型的北周至隋代墓葬形制特徵。 其中王韶墓規模最大,係地面有封土的7天井雙室土洞墓,全長60米,深13.6米。該墓被盜嚴重,墓室內共出土各類隨葬品67件(組),散亂分佈在墓室和壁龕內,器形可辨有武士俑、鎮墓獸,騎馬俑、立俑及陶豬、陶雞等。另有少量墓誌殘塊,無法復原。 王仕通墓的墓室內共出土各類陶罐、銅錢和墓誌等隨葬品4件(組),據志文知墓主為北周原州刺史、冠軍侯王楷長孫王仕通,終於北周保定年間,隋開皇九年遷葬祖塋。王顯墓中共出土隨葬品66件(組),主要分佈在前室,以騎馬俑和立俑為主。 李明説,隋王韶家族墓園規模宏大,結構完整,墓主身份明確,出土物較為豐富,是北周至隋代考古的重要發現,為了解北周至隋家族墓地特徵、成員埋葬規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