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的戰“疫”實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堅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舉國動員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充分彰顯著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

 

全力救治:決不放棄任何一位患者

 

“我很想看看當初救我的大夫!”4月16日下午,95歲的老人徐明來到武漢市中醫院漢陽分院,向救治他的該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張軍等人致謝。

 

徐明老人剛入院時,血氧飽和度較低,並伴有嚴重的低鈉、低氯血症,病情一度十分嚴重。“我們不會放棄任何一位患者!”張軍説,老年人為國家建設做出很多貢獻,決不能對他們不管不顧。

 

一個國家有多尊重人權,就會挽救多少生命。

 

抗疫中,中國始終將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視為重中之重,真正踐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權價值理念。

 

以生命為名,“九省通衢”毅然“暫停”——

 

為防止病毒蔓延,1月23日,武漢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這座有著千萬人口、歷來是中國交通要塞的城市按下“暫停鍵”。武漢人民克服重重困難、付出巨大犧牲,換來了更多人的生命健康。

 

15家全球頂級研究機構建模分析顯示,這次“封城”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隔離事件,加之各地紛紛緊急響應,讓中國感染者減少了70多萬人。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中國人民“以犧牲正常生活的方式為全人類做出了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柳華文表示,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集體主義人權觀念,是管控措施奏效的重要原因。“中華民族有著優秀的集體主義傳統,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使得戰‘疫’舉措能夠得到很好遵守和執行。”

 

以生命為名,醫療資源集中匯聚——

 

武漢“封城”後,武漢天河機場成為最忙碌的地方。軍機、客機、貨機緊急降落,帶來藥品、醫療器械、口罩、手套等急缺物資。最忙碌時,每隔三分鐘,就有一架國産運-20大型運輸機轟鳴而來。

 

全國各地和軍隊的346支醫療隊、42600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中國最頂尖的10個院士團隊奮戰一線,全國近十分之一的重症醫學骨幹接力上陣……

 

全國一盤棋。最優質的資源、最精銳的力量向決戰之地匯聚,為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了強力支撐。

 

以生命為名,不計成本無論代價——

 

6月,突如其來的北京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聚集性疫情,讓首都防疫警報驟然拉響。

 

應檢盡檢,願檢盡檢。從98家檢測機構、日檢測能力4萬多份,到128家機構、480個採樣場所、2422個採樣點位、日檢測能力超30萬份……截至7月上旬,北京核酸採樣與檢測人數均超1100萬;7月20日零時起,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整為三級。

 

人民生命重於泰山!中國是這樣説,也是這樣做的。

 

為做好疫情防控,中國經濟承受了巨大損失:2月至5月,財政收入分別同比下降21.4%、26.1%、15%、10%。

 

國家醫保局披露,確診住院患者人均醫療費用達到2.15萬元,重症患者人均治療費用超過15萬元,這些費用除部分由醫保報銷外,其餘均由國家財政補助,從根本上解決了患者就醫的後顧之憂。

 

“疫情防控阻擊戰也是一場‘人權保衛戰’。”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表示,中國在疫情防控中堅持生命高於一切,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推動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保障發展:始終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疫情洶洶,人民生命健康權首當其衝,發展權同樣需要兼顧。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保持和恢復生産生活秩序,確保人民群眾有工作、有收入、有教育,是保障人民發展權的重要內容。

 

做好“穩”的工作,守住“保”的底線!這是對億萬勞動者的保證——

 

中國有9億勞動力,沒有就業就只是9億張吃飯的口,有了就業就是9億雙創造巨大財富的手。

 

疫情發生以來,中央多次強調確保就業大局穩定,拿出“真金白銀” 援企穩崗。

 

2月至4月,全國共減免企業三項社保費3402.7億元;已有345萬戶企業享受到穩崗返還465億元,受益企業戶數是去年全年的3倍。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

 

戰“疫”不誤戰“貧”!這是扶貧幹部的回答——

 

消除絕對貧困,是促進和保護人權的重要途徑,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也將在中國提前10年實現。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3月6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召開,吹響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

 

廣大黨員幹部聞令而動,深入田間地頭,讓黨旗飄揚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就這樣,一個個好消息接連傳來。4月,吉林省1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全省貧困發生率降至0.07%;5月,雲南又有31個縣(市、區)退出貧困縣序列……

 

停課不停學,一個不能少!這是對莘莘學子的承諾——

 

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迅速完成“空中課堂”上星傳輸,覆蓋各省份特別是偏遠地區;多地建立精準幫扶機制,逐一排查學生線上學習實際困難,確保“一個都不能掉隊”。

 

“這次疫情防控是一場人民戰爭,既緊緊依靠人民,又著眼于發展增進人民福祉。”九三學社中央法律專門委員會委員于加華説。

 

心懷人民:確保各項權利有效行使

 

5月24日下午,北京豐大國際酒店三層會議室,參加全國政協界別協商會的政協委員們,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談起了心中的牽掛。

 

張海迪委員提出,殘疾人在疫情中面臨更大的困難、更高的風險。殘疾人的安置、安置企業的復工復産面臨諸多困難。

 

“在疫情防控中,殘疾人一直是重點保護和關照的對象。”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説,國家衛健委正重點研究解決殘疾人信息獲得、設施配備和專項通道等問題。

 

弱勢群體的人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既是觀察一個國家人權狀況的主要窗口,也是檢驗一個國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

 

奧斯陸城市大學社會工作係教授魯尼·哈佛森認為,疫情給各類社會成員帶來的影響並不均等,需要對特定群體進行更多的關心關愛和社會干預。

 

下發睏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延長公益性崗位政策實施期限……一系列措施的出臺,增加了弱勢群體“抵抗力”,幫助弱勢群體渡過難關。

 

築牢疫情防控網的同時,各級政府還採取多項舉措,保障公民有效行使各項權利。

 

“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

 

1月24日起,國務院在“互聯網+督查”平臺徵集有關地方和部門在疫情防控中責任落實不到位、防控不力、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等問題線索,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監督權。

 

1月下旬起,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常態化舉行新聞發佈會,內容涵蓋患者救治、物資調配、交通保障、復工復産複學、科普醫學知識等方面,最大限度保障公民知情權。

 

保護公民權利,中國既有特殊時期的特殊探索,又有常態化防疫背景下的週密考量。

 

中國創造性地採用“健康碼”智慧防控技術,成為規避感染風險、便利交通、復工復産的好幫手。“健康碼”還走出國門,在海外上線第一天便收穫數萬用戶。

 

“一碼走天下”在發揮重大作用的同時,如何保護公民隱私權?

 

《個人健康信息碼》國家標準充分考慮個人隱私和敏感信息的保護,對個人健康信息採集、加工和利用等各環節進行了規範。“健康碼”數據由相關部門掌握,並嚴格做好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工作,禁止第三方平臺留存用戶數據。

 

“針對疫情期間採集的個人信息設立退出機制”“加強對已收集數據的規範性管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的建議受到高度重視,公民隱私保護措施日臻完善。

 

命運與共:國際合作齊戰“疫”

 

今年6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再次通過中國提交的“在人權領域促進合作共贏”決議。

 

決議呼籲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各國應在人權領域開展真誠對話與合作,分享促進和保護人權的良好做法和經驗。

 

面對疫情,全球多國陷入至暗時刻,中國的做法讓越來越多的國家真切體會到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重要性。

 

這是對大國擔當的檢驗——

 

第一時間向世衛組織報告疫情、第一時間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時間開展疫情防控專家國際合作……中國為世界贏得寶貴時間的同時,彰顯著大國擔當。

 

3月26日晚,人民大會堂東大廳。

 

巨大的電視墻上傳來多國領導人、國際組織負責人的畫面,利雅得、莫斯科、華盛頓、柏林、巴西利亞……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首次以視頻會議的方式召開一場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

 

“堅決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有效開展國際聯防聯控”“積極支持國際組織發揮作用”“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在全人類的大考面前,中國提出的4點倡議,贏得更加廣泛的認同與共鳴。

 

這是對人道主義精神的驗證——

 

在中國抗擊疫情最艱難的時刻,170多個國家、4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表達慰問與支持;各國人民通過各種方式為中國人民加油鼓勁……這些真情厚誼,中國人民不會忘記。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隨著疫情蔓延全球,截至5月底,中國已同全球180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先後向有緊急需求的國家派遣醫療專家組,向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緊急援助,並盡一切努力為其他國家在華採購緊缺醫療物資和設備提供便利……

 

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國際人道主義精神,中國始終和世界各國並肩戰鬥。

 

5月18日,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

 

從承諾待中國新冠疫苗研發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産品,到在華設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從建立30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到落實“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

 

會議上,中國的一系列決定務實具體、未雨綢繆。伊朗駐華使館評價這些舉措“條條硬核,生動詮釋了可貴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

 

“中國增進國際抗疫合作的做法具有重要示範意義,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將為促進國際衛生合作發揮更大作用。”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弗吉亞·娜吉亞·樓恩説。

 

一個個感人細節,詮釋著人民至上的人權理念;

 

一件件生動事實,彰顯著直面大考的使命擔當。

 

中國,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將一如既往為維護和保障人民各項權利不懈努力,不斷推進人權事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