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億元出口退稅 助力外貿企業“加速跑”

隨著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我國外貿出口自4月份起已連續三個月保持同比正增長,這樣的變化背後,有來自稅收的重要力量——國家稅務總局2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稅務部門在增進出口退稅便利化、加快出口退稅速度等方面推出一系列舉措,促進出口退稅提速增效;上半年,全國累計辦理出口退(免)稅8128億元,有效減緩了出口企業的資金壓力,助力外貿企業“加速跑”。

 

政策加碼,擴容資金“活水池”

 

“這次國家提高部分産品出口退稅率,我們公司生産的砂布、砂紙等産品都能受益,退稅率由10%調整為13%,今年上半年增加出口退稅額100多萬元,對公司幫助很大。”山東博世磨具實業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陳曉明説。

 

陳曉明口中讓他們受益的政策,源自今年3月國家稅務總局會同財政部發佈的《關於提高部分産品出口退稅率的公告》。公告明確,提高1464項産品出口退稅率,其中有1084項産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3%。截至6月底,全國已有近2.5萬戶出口企業享受到這項政策紅利,迎來了發展的資金“活水”。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樊勇表示,出口退稅政策對鼓勵出口、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出口退稅率的提高,有利於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升出口産品國際競爭力,在疫情全球蔓延、國際市場低迷背景下,有力提振了外貿企業信心,是助力外貿企業渡難關的重要之舉。

 

效率提升,架起退稅“高速路”

 

退稅率提高的同時,退稅效率也在提升。“當天申報,當天審核完,1100多萬元的退稅款第二天就到賬了。”東電化電子元器件(珠海保稅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覃女士説,“這麼給力的退稅速度,保障了企業資金流轉,讓我們對復工復産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底氣。”

 

為加快出口退稅速度,讓外貿企業有穩定的資金流,稅務部門積極開通出口退稅綠色通道,推行出口退稅“網上辦”“無紙化”等“非接觸式”辦理,將全國正常出口退稅的平均辦理時間提速20%。據統計,自2月10日推行出口退稅事項“非接觸式”辦理以來,全國已有約30萬戶企業通過“非接觸式”方式辦理退(免)稅6296億元。

 

出口退稅的雲端“容缺辦理”也是“非接觸式”辦稅舉措之一。“我們首次辦理出口退稅申報時,正發愁紙質資料怎麼提交,就接到了稅務部門的電話,告知可以容缺辦理,先退稅後補資料,這份信任很暖心。”收到91萬元的退稅短信,浙江森雅進出口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余會芳松了一口氣。

 

記者了解到,為確保企業正常退稅,稅務部門對新辦出口企業首次退(免)稅申報等風險可控的出口業務,在限額範圍內先行辦理退(免)稅,待疫情結束後再補辦實地核查手續。上半年,全國共有約1.1萬戶新辦出口企業享受到“容缺”辦理的服務紅利,取得退(免)稅近100億元,切實降低了辦稅成本,及時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

 

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李萬甫認為,稅務部門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在企業的涉稅負擔上做“減”法,涉稅紅利上做“加”法,為企業復工復産復銷注入資金“活水”,撬動了外貿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活力。

 

服務提質,增添便捷“稅能量”

 

“我們原本只提交了1300萬元出口退稅申請,沒想到稅務部門主動告知我們,通過稅收大數據分析,我們應該還有700萬元認證通過的發票沒有及時申報退稅,核對後發現果然如此,真是個大禮包!”説起這份意外“驚喜”,安徽蕪湖東南亞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殷小紅難掩激動。稅收大數據在出口退稅中的運用,讓稅務部門的服務更加主動、及時和精準。

 

貼心的服務還體現在更多地方:在浙江寧波,針對疫情期間部分外貿企業經營風險加大、不能及時收到貨款、收匯風險增加等問題,寧波市稅務局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寧波分公司在慈溪市試點開展出口企業“稅保協動”專項服務活動,推出“共享理賠數據”“理賠視同收匯”等合作服務項目;福建省稅務部門根據企業情況,量身定制出口退稅“雲套餐”,通過微信、視頻等開展政策解答,採用大數據分析、電話約談等進行退稅審核和評估;河北省石家莊市稅務部門製作《疫情防控出口退稅政策培訓》《單一窗口操作》等網絡課程,幫助了解退稅政策。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繼續落實落細各項出口退稅政策和惠企暖企措施,為外貿企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納稅服務,幫助外貿企業行穩致遠,助推經濟高品質發展。(記者 陳晨)

標簽:減稅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