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多來,臺胞李佩珍紮根廈門海滄區青礁村參與社區建設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0-08-17 11:02:41 | 來源: 人民日報 |
來自台灣宜蘭縣的李佩珍,在廈門海滄區青礁村的社區營造工作已步入第七個年頭。
她仍然記得第一次到村子裏時的印象:大雨傾盆的夏天,荒煙蔓草的古厝已年久失修,唯一一條通往村裏的小路泥濘不堪,她一腳踏進泥裏,好不容易拔出腳來,涼鞋鞋帶卻扯斷了。她笑説,“這裡的土地會黏人,這一黏就是6年多。”
李佩珍本是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的規劃師,在台灣已有10餘年參與鄉村建設和社區營造的經驗。2014年,應海滄區民政局邀請,她隨團隊來到廈門海滄區青礁村,參與社區規劃、建設工作。
青礁村曾被規劃為“拆遷村”。他們調研發現,村裏留下來的明清時期的古厝多達39棟。李佩珍介紹説,我們的工作就從年輕人和這些古厝開始。
2014年5月,經過李佩珍不厭其煩的鼓勵和推動,在青礁村院前社,由一批80後、90後年輕人組成的“院前濟生緣合作社”成立。這些年輕人和李佩珍一起清理雞舍、豬舍、茅廁,整治鄉村環境,將整理出來的地塊開闢成“城市菜地”,建設成為“綠色文化創意産業基地”“親子教育體驗基地”。他們還將古厝一座一座清理修葺,並結合每一座古厝的歷史充分利用,這些百年古厝在改造後重煥生機,有的成為展示宗親文化的博物館,有的成為集“四點鐘學堂”“國學課堂”等功能為一體的書院。
“我們的理念是,只有村民積極參與,走出小家共建大家,村子才會越來越好。”李佩珍感嘆説,“這個過程遇到很多社區建設的困難,但更多的是感受到兩岸語言相通、文化相近、民心相親帶來的溫暖與感動。”
在李佩珍的帶動下,又陸續有三四十位臺胞來到海滄區基層參與鄉村社區建設工作:在海滄社區,來自高雄市的王嘉麟推動“地方培根”項目,帶領青少年深入了解家鄉歷史、認同家鄉文化;在海發社區,來自新竹市的刁威淇致力於創意教學,培養小小解説員的表達能力與文化自信;在漸美村,來自雲林縣的賴護鑫推出“幸福食堂”項目,解決高齡老人用餐問題……這些臺胞們正和李佩珍一起揮灑汗水、紮根鄉村。
如今,青礁村已成為環境優美的閩臺生態文化村,各地來的遊客絡繹不絕,村子裏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我最開心的是看到村子‘活起來’,現在青礁村已經有一些休閒觀光、研學體驗的特色産業,這兩年就有幾十名年輕人回鄉創業、就業。”李佩珍説,“村民們都感慨,原來在外工作的年輕人幾個月才願意回來一趟,現在也願意每週都回來看看了。”
除了深耕海滄區,李佩珍和她的團隊還有更高的目標。“我們在海滄區發展6年多,已經有一些成果,希望能夠把這裡的經驗輻射到更多地方。”今年起,李佩珍和“小夥伴們”開啟了“西部駐點”計劃,分批前往甘肅、寧夏等地,發揮團隊在鄉村建設、産業再生等方面的優勢,助力當地鄉村振興。
“能夠深入西部基層去了解情況、發揮所長,對我們這些台灣青年來説也是難得的鍛鍊和學習機會。”李佩珍説,“我們以自身的專業耕耘大陸鄉村,不僅實現了個人的發展和理想,還看到未來鄉村的美好前景,看到兩岸融合發展的美好前景。”
相關新聞
- 2020-08-06臺胞薛清德的平潭情結
- 2020-07-30七十余載兩岸相望 臺胞盧詩一替父圓夢大陸尋根
- 2020-07-28金色大廳裏的一場精彩對話——天津市貫徹落實惠臺措施情況懇談會側記
- 2020-07-20廣東發佈落實惠臺政策措施辦事指南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