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心儀之地”尋“更棒人生”——一位台灣棒球“大叔”的大陸執教之旅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0-08-26 11:05:50 | 來源: 新華社 |
“保持注意力,積極一點”“跑起來”“看準再打”……暑期集訓一個月,江蘇省儀徵市實驗中學運動場上,一位戴黑色帽子、墨鏡,穿黑色運動服,皮膚黝黑的“大叔”,每天都帶領十多名初中生進行8小時的棒球訓練,不時用一口台灣腔喊話。
這位“黑大叔”叫曾駿安,其實今年才40歲,來自台灣屏東一個“棒球世家”。他10歲開始練習棒球,父親是兄弟三人的啟蒙教練。
“棒球運動就像人生,要不斷拼搏、刻苦付出、沉著忍耐、積極勇敢。打棒球讓我受益良多。”25歲時,曾駿安像父親一樣當起了教練,有些學生後來成了職業運動員,讓他很有成就感。
曾駿安沒想到的是,自己有一天會把執教範圍延伸到海峽對岸的大陸。
“2018年,一位師兄問我有沒有興趣到大陸發展,我問具體是哪,他説江蘇。我一聽就有了動力,江蘇是我的祖籍地,我一直想回家看看。”曾駿安説。
到大陸後,曾駿安很快成為儀徵市實驗中學的一名棒球教練。他發現,大陸青少年同樣對棒球充滿熱情,但學生文化課業比較重,訓練時間有限,潛能沒被深入挖掘。於是,他和教練組溝通,適當增加了訓練時間和強度。
訓練中,曾駿安基本“板著臉”,發現有人偷懶或動作不規範,立即就會批評、提醒,不留情面。“生活中,教練和隊員可以有父子或兄弟般的感情,但訓練必須嚴格,這是教練的職責。”他説。
集訓期間,曾駿安和隊員同吃、同住、同訓練、同流汗。孩子們感受著這位台灣教練的嚴格,更感動於他的苦心與關愛。
“曾教練非常專業,教會我很多有用的技戰術,我的水準提升了不少。聽他講台灣棒球趣事和職業聯賽,讓我感覺打棒球既有趣還有前途。”隊員王天樂説。
去年11月,大陸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其中包括“積極為台灣運動員、教練員、專業人員來大陸考察、訓練、參賽、工作、交流等提供便利條件”。
曾駿安告訴記者,這些政策體現了大陸與台灣同胞共享體育發展紅利的誠意。近幾年,兩岸棒球賽事交流熱絡,像他一樣到大陸執教的台灣教練也逐年增多。
“大陸各地對發展體育運動很重視,台灣在棒球等項目上有不少優秀教練員、運動員以及具備一定基礎的職業運動體系,兩岸體育交流有很大空間。”曾駿安認為,只要共同努力,兩岸體育交流機遇無限。
短短兩年多,曾駿安已愛上儀徵。“風景很美,建築古色古香,還有不少美食。閒暇時,可以釣魚、打球、喝茶,跟同事出遊、聚餐,生活很愜意。”他説。
曾駿安直言,他要繼續紮根儀徵這片“心儀之地”,教出更多愛棒球的學生,讓更多人擁有“更棒的人生”。新華社南京8月26日電(記者陸華東)
相關新聞
- 2020-08-26根植大陸 臺商冀“深耕再深耕”
- 2020-08-26兩岸青年創業大賽總決賽舉行,參賽項目創歷屆新高
- 2020-08-25台灣小哥熱心助農 教農戶直播帶貨:“讓手機成為新一代農具”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