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洪水“泡腳”後 古建築如何“續命”?

專家:針對“外傷”與“內傷”要對症下藥

 

今夏洪水肆虐,讓今年成為近年來汛期文物受損最為嚴重的一年。類似湖南張家界市約300年曆史的馬頭溪風雨橋、安徽旌德縣400多年曆史的樂成橋、江西婺源縣800多年曆史的彩虹橋,均受到了洪水侵擾,古橋毀損的消息層出不窮,令人揪心,最近又傳來了重慶63座古建遭遇水災的消息。

 

我國文物建築多為木構架結構,主要建築材料為木材、磚瓦等,尤其是一些革命舊址,多為祠堂、民居建築,建築等級不高,容易在自然地質災害中受損。遭遇洪水侵襲,如何保護和修復這些“傳家寶”?

 

文物類型不同 侵害不同

 

“水災對古建築的破壞很嚴重。今年我國部分地區的古橋、古城墻、古民居因為遭受暴雨的衝擊,受到了嚴重破壞,甚至倒塌、傾覆,造成了巨大的文化遺産價值損失。”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周乾表示。

 

“我們的文物類型包括木構、遺址、石窟寺、壁畫及可移動的造像等。”北京建築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講師齊瑩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受洪水侵襲,不同文物容易受到不同類型的傷害:濕度變化會導致材料本身受損,除石材以外,木材、壁畫彩繪、油漆等都會受影響;力學衝擊會造成外觀損害,這一點和文物所在位置關係比較大,之前幾座受洪峰衝擊的橋梁都屬於這類;浮力會對構造體系原有受力結構造成損害,古橋就是因此坍塌的;材料變形會破壞結構關係,水裏的微生物也會對材料造成長遠破壞。“木構受損首當其衝,它的乾燥率跟強度相關,受潮之後強度降低,柱腳和整體梁柱的強度會隨之降低。”齊瑩説。

 

儘量使用原始構件、傳統工藝

 

“古建築在遭受水災之後,需要進行及時維修加固。”周乾説,無論是磚石承重類古建築還是木材承重類古建築,其維修前均應做好科學評估,評估內容包括:建築破壞原因、加固(修復)方案論證、加固後的建築防洪能力等。

 

周乾表示,對於古建築的維修加固,建議重點考慮以下三個因素:基於不同的破壞原因,採取適當的加固方案;在開展古建築維修加固時,儘量保證使用的建築構件屬於原建築本體,以體現文物本身的原真性;古建築維修加固時,採用的工藝應是傳統工藝為主,以體現古建築營建技藝的原真性。齊瑩即表示,像被洪水沖毀的彩虹橋屬於沖倒坍塌,就需要依託原有的測繪信息,盡可能收集原材料,進行復建。

 

具體到水損文物的修復,齊瑩表示,其修復和病損直接有關,病損要看是“外傷”還是“內傷”,“前者是材料本身的破損,後者是材料組合關係也就是結構和構造型的破損。”她進一步解釋,“受‘內傷’首先要通風除濕,恢復古建築原有的穩定環境。修復人員要對材料進行強度檢測,然後根據強度破壞採取相應措施。總的來説木質只要沒有長期泡著,問題不會太大,石材也還好。而如果出現木質結構的脫榫、歪閃、傾覆等‘外傷’,則需要打牮撥正,甚至落架大修。”

 

“避免水毀的核心是前期規劃選址、佈局設計,等建築本體受損再討論防水已經晚了。”齊瑩強調,“我們很多傳統建築在選址上就注意到防水,如有些地下陵寢設有防水隔離層,但如果遇上今年這種水情也很難支撐。”

 

防洪需全面規劃、做好預警

 

“今年汛期,我國多地古建築因洪水而遭受破壞,敲響了文物保護的警鐘,也給古建築的防洪保護提出了新的課題。”周乾表示。

 

在他看來,要想免於水毀,首先是做好古建築的防洪保護的全面規劃。切實考慮到房屋類、城墻類、橋體類等不同類型、不同區域的古建築可能遭受的水災破壞形式,從排水系統的完善、建築本身的加固等方面做好預防性保護。

 

“其次要做好古建築的防洪預警。”周乾説,要開展科學分析,論證雨季到來時可能最大的降雨量,分析雨水對古建築可能造成的破壞形式,預先做好不同類型古建築的科學防洪手段。另外,古建築排水系統的定期維護保養也很必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對古建築的屋頂排水、地面排水、地下(暗溝、涵洞)排水要在汛期到來之前做好疏通,清理好各個雨水口,修復好受損的排水設施,確保排水系統的正常工作。”周乾説。(記者 崔 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