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GDP比重超三成:數字經濟改變中國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0-09-29 10:11:17 | 來源: 新華社 |
9月22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來賓在了解最新移動互聯無線産品。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36.2%——這是2019年數字經濟在我國GDP結構中所佔的比重。與不斷增長的數字相對應的,是其帶來的深刻變革。從移動支付、直播電商到共享出行、工業互聯……“十三五”期間,一大批數字技術應用走進現實,潛移默化地滲透進生産生活。數字經濟加快推進,為國內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也為世界經濟增添亮色。
出門前,一鍵點單預約早餐、點擊手機共享出行;上班時,使用在線軟體遠程開會、依據智慧系統跟進工作進度……這是當下很多人的日常生活。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發佈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36.2%。
9月22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員工在生産數字網絡産品。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從電信普遍服務、4G大規模普及到5G商用全面提速,“十三五”期間,網絡基礎建設加快發展、提速降費持續推進,夯實了數字基礎、降低了數字門檻。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突破,智慧化生産方式演進升級,平臺經濟迅速崛起,數字技術形成強大的創新活力,數字經濟成為發展新引擎。
快速發展的同時,數字經濟也發生著結構性變化。
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和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71.5%和51.1%,産業數字化增加值佔數字經濟比重達80.2%,製造業成為數字經濟“主戰場”。
9月22日,在國家稅務總局福州市倉山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在輔導企業人員辦理退稅申報。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移動政務、智慧城市加快推進,數字鄉村戰略全面實施,數字技術催生的新模式、新業態等,都成為脫貧攻堅戰的“新利器”……變革向更廣闊領域延伸。
“‘數字中國’已不僅是經濟概念,而是滲透在社會發展的每個環節。”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説,面向未來,要發揮數字經濟的引領作用,加強戰略規劃,加大研發攻關,加快應用融合,讓數字經濟為我國經濟發展培育更多新優勢,讓我們在數字時代的競爭中贏得主動。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記者張辛欣)
相關新聞
- 2020-09-24權威訪談丨江小涓:數字經濟將成為推動雙循環的重要力量
- 2020-09-18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齊發聲 數字中國建設全面提速
- 2020-09-15馬雲:數字化進程加速 新經濟體系是讓錢去找企業
- 2020-09-10中歐政商人士共話“數字經濟合作的機遇與挑戰”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