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後的第一場“鄉聚” 在京臺胞重陽聚首感受首都“綠意匠心”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0-10-26 16:35:06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10月24日,以“鄉約·北京”為主題的2020年在京臺胞重陽節聯誼活動在通州區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舉行,來自北京的200余名臺胞、臺商和臺生參加了活動。(北京市臺聯供圖)
受疫情因素影響,北京市臺聯每年舉辦的臺胞春季植樹、端午聯誼等傳統活動今年未能如期登場。不過好在金秋十月,在京臺胞們終於還是迎來了今年以來第一場共賞美景、共敘鄉情的溫馨“鄉聚”。10月24日,以“鄉約·北京”為主題的2020年在京臺胞重陽節聯誼活動在通州區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舉行,來自北京的200余名臺胞、臺商和臺生參加了活動。北京市臺聯會長高峰出席活動並致辭,市臺聯副會長王慧參加活動。
高峰表示,今日活動是北京市臺聯今年組織的第一場臺胞聯誼活動。活動能夠如期舉辦,得益於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得益於廣大在京臺胞風雨同舟、眾志成城,為北京戰勝疫情做出的巨大努力。
作為北京市臺聯的傳統活動,重陽節聯誼旨為在京臺胞搭建相聚、交流平臺,在弘揚孝老愛親傳統美德、豐富節日文化生活的同時,進一步聯絡鄉親情誼,體驗北京的生態環境之美。高峰在致辭中表示,今日選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舉辦活動,亦是請臺胞共同感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感受北京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成果,感受北京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巨大成就。
北京市臺聯會長高峰出席活動並致辭。(中國台灣網 王思羽 攝)
北京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坐落于通州大運河南岸,與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遙相呼應,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兩環、一心”綠色空間佈局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園區採用“近自然,留彈性,活文化”設計理念,在原東方化工廠、東亞鋁業等老工業遺址上打造近自然的森林景觀和濱水空間。該園于9月29日開園,規劃面積達11.2平方公里。公園規劃結構為“一核、兩環、三帶、五片區”,以生態保育核為核心,融合二十四節氣文化、地域文化、森林文化和生態文化,共同構成公園三十六景。活動中,臺胞們乘坐擺渡車環遊綠心公園,在“總書記植樹區”、“雨水節氣林窗”、“運河故道”等別具特色的公園景點拍照留念,觀看“綠意匠心”主題圖片展覽,了解綠心發展故事。
臺胞在北京新晉網紅打卡地——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自拍留念。(中國台灣網 王思羽 攝)
臺胞聆聽“運河故道”景點講解並拍照留念。(中國台灣網 王思羽 攝)
台灣鄉親置身首都青山綠水間,拍照留念。(中國台灣網 王思羽 攝)
臺胞周鋼先生已是多次參加北京市臺聯舉辦的各項活動了,今天帶著妻子、女兒一同前來。他表示,非常感謝市臺聯組織的聯誼活動,讓許久未見的老朋友可以聊聊天、敘敘舊。儘管大家都戴著口罩,但總算是重又直面相聚了,進一步促進了大家鄉情、親情的交流。
談到今日參訪的園區,業餘時愛好工業設計,也曾當過大學老師的周鋼先生表示,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從環境到規劃均堪稱一流,為市民增添了優質的休閒樂活場所。更加可貴的是,園區在青山綠水之間,保留了老化工廠的工業遺址,為這裡留存下難得的時代記憶。此外,園區設計將傳統二十四節氣融入景觀,是對中華文化的巧妙傳承。漫步其間,能夠使人充分感受北京生態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也在無形中增強了臺胞對北京的情感融入,以及共同建設和諧宜居之都的精神理念。
臺胞參觀老工業遺址並聽取講解。(中國台灣網 王思羽 攝)
園區設計將傳統二十四節氣融入景觀。(中國台灣網 王思羽 攝)
祖籍台灣彰化的錢菁先生,帶著自己5歲半的大女兒前來參加活動。在對綠心公園環境及北京生態建設讚不絕口的同時,他告訴記者,去年4月也曾帶著大女兒參加過市臺聯組織的臺胞植樹活動。以後只要時間允許,仍會帶孩子參加這樣的活動。“下回植樹帶妹妹(今年3歲)一起去”,錢先生的大女兒用天真無邪的童音對記者説。
據悉,北京市臺聯後續計劃于11月,在北京房山區組織樹木養護活動,將繼續邀請在京臺胞、臺商和臺生,共同守護一棵棵“綠色希望”,為北京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作出自己的貢獻。(中國台灣網10月26日訊 記者 王思羽)
相關新聞
- 2020-10-26滬臺長者雲相聚 共慶重陽佳節
- 2020-10-09臺胞蕭永瑞:用實際行動展現同心抗疫的決心和力量
- 2020-09-22跨越海峽:閩臺夫妻攜手設計人生
新聞推薦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
- 活力2025:兩岸經濟交流繪新卷,融合發展踏新程2025-01-24
- 氛圍感拉滿 這些“年味兒”新體驗已是next level2025-01-24
- 記者手記:特朗普2.0——一段“顛簸”之旅開啟2025-01-24
- 亞冬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名單公佈 谷愛淩、徐夢桃等在列2025-01-24
- 達沃斯論壇與會人士看好中國經濟前景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