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佈2020國內十大新聞、國際十大新聞

12月2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佈了2020國內十大新聞和國際十大新聞。

 

國內十大新聞

 

0 1.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創造了人類同疾病鬥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

 

在這場艱苦卓絕的人民戰爭中,全國各族人民都以不同方式積極參與了鬥爭,繪就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時代畫卷。

 

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0 2.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劃“十四五”和2035宏偉藍圖

 

2020年10月29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這份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下、匯聚全黨全國智慧編制而成的行動綱領和政治宣言有15個部分、60條、約2萬字,清晰擘劃了中國面向未來的新藍圖。

 

在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帶領14億中國人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繼續奮勇前行!

 

0 3.

 

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2020年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宣佈66個貧困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1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彙報時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打下堅實基礎,極大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 

 

04.

 

風雨兼程 勇毅前行 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極其艱難的國內外各種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定力,準確判斷,精心部署,果斷行動,使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總量突破百萬億元。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成為中國經濟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戰略抉擇和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動力之源。2020年,國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創新發展步伐加快,新動能新業態不斷涌現;多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持續向縱深推進,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綠色發展勢頭良好……以新發展格局引領高品質發展,中國經濟巨輪不懼風浪,勇毅前行。

 

05.

 

隆重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 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 中國實現更高水準對外開放

 

新冠疫情使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但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仍在加快。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由一座落後的邊陲小鎮成長為全球有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經濟總量位居亞洲城市第五; 浦東新區開發開放30週年,成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豐富、金融機構最集聚、金融交易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累計意向成交七百多億美元;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成果豐碩;東盟歷史性地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署。

 

以更高水準推動對外開放,中國奏響與世界交融發展新樂章。

 

0 6.

 

新中國首部民法典誕生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是對我國現行的、制定於不同時期的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和人格權方面的民事法律規範進行全面系統的編訂纂修。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0 7.

 

全國28省份遭遇嚴重汛情 防汛抗洪救災奪取重大勝利

 

今年汛期,我國遭遇大範圍嚴重洪澇災害,造成28個省份7423.9萬人次受災,是1998年以來我國遭遇的最嚴重汛情。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聞“汛”而動、主動擔當,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消防救援隊伍日夜奮戰,廣大幹部群眾眾志成城,最終取得了防汛救災工作重大勝利。

 

0 8.

 

國家隆重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

 

2020年10月2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

 

0 9.

 

科技領域頻傳捷報 屢獲突破 創新成果舉國振奮 舉世矚目

 

2020年,中國科學家在世界率先實現500公里級光纖量子通信傳輸;“胖五”家族新成員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天問一號”開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之旅;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嫦娥五號探測器帶著採集1.731公斤的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球;“奮鬥者”號刷新我國載人潛水器“萬米深潛”新紀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比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速度還要快一百萬億倍。

 

重大發現,創新引領,這一年裏,中國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級計算、量子通信、載人深潛等各項科技領域的豐碩成果,用實力令國人振奮,令全球刮目。

 

10.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6月30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49號主席令予以公佈;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增加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當晚,香港國安法在香港刊憲公佈並生效。

 

香港國安法踐行法治,打擊犯罪、遏制外部勢力干預。它不是束縛香港自由的緊箍咒,而是保障香港發展的安全帶。保障越牢固,香港才越安定、越繁榮,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佈2020國內十大新聞、國際十大新聞

 

國際十大新聞

 

0 1.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 尊重科學團結抗疫成國際共識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傳染病大流行。截至12月27日,新冠肺炎疫情已奪去全球超過175萬人的生命。疫情引發全球性危機,面對全人類的共同挑戰,國際社會已形成團結一致、科學抗疫的共識。

 

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中國主張,展現了大國擔當。中國已承諾新冠肺炎疫苗研究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産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中國還發起新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全球人道行動,開展最大規模的“雲上”抗疫交流活動,承擔起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的責任,受到國際社會廣泛好評。 

 

0 2.

 

聯合國成立75週年 國際社會呼籲堅持多邊主義加強全球合作

 

9月21日,聯合國成立75週年紀念峰會以視頻方式舉行,並通過了《紀念聯合國成立75週年宣言》。與會代表表示,國際社會更須堅持多邊主義,加強全球合作。

 

習近平主席在紀念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後疫情時代聯合國應主持公道、厲行法治、促進合作、聚焦行動。他同時重申,中國將始終做多邊主義的踐行者,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0年,中國以元首外交為引領,以團結抗疫為主線,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貢獻。

 

0 3.

 

世界經濟遭受嚴重衝擊 中國成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疫情之下的全球經濟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3月,美股十天內“熔斷”四次,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一度跌至負區間,股市、債市、匯市以及大宗商品市場持續震蕩。各國經濟重啟緩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遭受疫情衝擊後,中國經濟率先企穩復蘇,成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預測,中國將在2021年貢獻全球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以上。

 

0 4.

 

亞太15國簽署RCEP 區域自貿合作提振世界經濟信心

 

11月15日,東盟10國和中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西蘭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誕生。

 

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 RCEP的正式簽署是多邊主義與自由貿易的勝利,對於促進區域經濟復蘇、穩定全球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0 5.

 

美國對伊朗極限施壓 中東地區格局與秩序重構不確定性增加

 

2020年,美軍暗殺伊朗高級將領,持續加大對伊朗“極限施壓”,並欲將到期的針對伊朗的聯合國武器禁運無限期延長,遭到國際社會一致反對。2020年是伊核協議簽署五週年,在美國的極限施壓下,伊朗核問題的解決出現嚴重倒退。

 

此外,敘利亞和利比亞持續動蕩。俄羅斯與土耳其就敘利亞伊德利卜停火問題達成協定,但敘利亞憲法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無果而終;利比亞衝突雙方簽署“永久”停火協議,但在軍事、政治和經濟三方面展開的談判仍存不確定性。 

 

0 6.

 

《巴黎協定》簽署5週年 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展現大國擔當

 

為紀念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5週年,聯合國及有關國家12月12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氣候雄心峰會。 

 

《巴黎協定》被認為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一次“歷史性勝利”。作為《巴黎協定》達成的重要貢獻者和積極踐行者,今年9月,中國宣佈,將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全球正處在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關鍵時刻,各國更需落實並推動已達成的共識,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危機。

 

0 7.

 

非洲自貿區將啟動交易 非洲一體化迎來重要里程碑

 

12月5日,非盟召開特別會議決定,從2021年1月1日起,非洲自貿區將正式啟動交易。屆時將極大促進非洲內部貿易、推進非洲工業化,並幫助非洲更好地融入全球經濟。

 

非洲自貿區啟動交易,是非洲大陸一體化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非盟希望到2035年,自貿區能夠使3000萬非洲人擺脫極端貧困、7000萬非洲人擺脫中等貧困。與此同時,非洲自貿區為打造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注入新動力。

 

0 8.

 

種族對立兩黨對峙貧富分化 美國社會撕裂之勢愈演愈烈

 

5月25日,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遇警察暴力執法死亡。由此引發的抗議示威活動在全美多地引發騷亂和暴力衝突。國際社會強烈批評美國存在系統性種族歧視問題。

 

美國種族對立的根源在於少數族裔在社會和經濟活動中面臨不平等和不公正對待。新冠肺炎疫情撕開了這種不公。2020年美國大選亂象更是以兩黨對峙的政治極化現象,進一步加劇美國社會的分裂和對立。

 

此外,美國先後退出世界衛生組織、《開放天空條約》,正式退出《巴黎協定》,干擾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遴選等,一系列舉動使其在國際社會日益孤立。 

 

0 9.

 

多國加入月球和火星探測 人類探索宇宙翻新篇

 

2020年被稱為“火星年”。7月23日,執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7月,阿聯酋和美國也相繼發射了火星探測器。

 

此外,12月17日淩晨,中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地球,標誌探月工程 “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對全球太空探索事業也具有里程碑意義。 

 

10.

 

納卡地區爆發衝突 阿亞兩國依然處於敵對狀態

 

2020年9月27日,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11月9日,有關各方簽署聲明,宣佈納卡地區從莫斯科時間11月10 日零時起完全停火。根據聲明,俄羅斯已開始在該地區執行維和任務,俄羅斯和土耳其也已簽署有關建立納卡地區停火聯合監控中心的協議,但阿亞兩國依然處於敵對狀態。

 

納卡衝突造成包括平民在內的4000余人死亡,另有數萬人淪為難民。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佈2020國內十大新聞、國際十大新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