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與疫情短兵相接,醫學科普專家提醒:掌握常識,保持警覺
編輯: 張旭 | 時間: 2021-01-19 15:48:47 | 來源: 文匯報 |
“藥物創新是一個艱苦的歷程。什麼是創新的動力?我相信每一個原藥創新的科學家,在研究開始時絕不是先想到這個藥研發出來後會給他帶來多少利益,而是出於對‘未知的未知’或‘已知的未知’的強烈好奇心,以及對廣大患者,特別是完全無助、在當時無藥可治患者的強烈責任感,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青黴素的産業化,艾滋病、河盲症藥物的研發一樣。”去年7月,鐘南山院士為醫學科普專家梁貴柏的《新藥的故事》一書寫下序言。
一年多後,經過與疫情的多個月“短兵相接”,人們前所未有地對疾病、健康、疫苗等話題有了更切身的體認。前不久,譯林出版社推出《新藥的故事2》,在前作的基礎上,繼續講述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新藥研發故事,再現人類對抗疾病的偉大戰役。讀者不僅能從中了解新藥研發背後的動人歷史,還能增強對醫療和病痛的基礎認識,樹立健康生活的日常理念。在新冠疫情依然嚴峻的當下,這顯得尤為重要。梁貴柏和該書策劃人、醫藥傳播專家張咏晴在上海建投書局與讀者解碼新藥的秘密,他提醒道:掌握常識,保持警覺,需更理性地看待疾病與健康,多一點思考,少一分恐懼。
在《新藥的故事2》中,梁貴柏講述了10種藥物研發的故事,從歷時30年的“紫杉醇”人工全合成競賽,到流感病毒疫苗的改良更新,讀者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一窺當下新冠疫苗和藥物研發所面臨的挑戰。梁貴柏本科畢業于復旦大學化學系有機化學專業,20世紀80年代後期赴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留學並獲博士學位,曾在默沙東新藥研究院工作多年,對西格列汀的研發做出過重要貢獻。他常年開設科普專欄,向業內人士和普通讀者普及藥物知識。多年積累呈現在《新藥的故事》《新藥的故事2》,新作《雙藥記》也即將出版。
《新藥的故事》後序中,梁貴柏説在全球化流動日益加快的情況下,要局部控制疫情爆發已經變得非常困難,沒有哪個國家可以靠閉關自守而倖免。當時新冠疫情還沒有發生,差不多半年後才來勢洶洶,很多讀者都認為梁貴柏是預言家。對此,梁貴柏表示,自己對於新冠疫情並沒有做出預言,“在我看來,根據歷史上發生過的這類事件,以及我們的自然環境,我們跟細菌和病毒這些致病原的親密接觸,我覺得疫情早晚是要來的,只不過它以什麼方式來,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結合人類歷史,他認為疫情的發展有幾個必然條件要滿足,滿足之後它就會産生致病原,不管是細菌還是病毒,會在人群當中傳播開來。兩者儘管是不一樣的物種,但發生疫情的原理是一樣的。第一,它不能太致命,如果它很快就把它的被感染的宿主給殺死了的話,是沒有機會傳給下一個人的,而新冠病毒正好符合這種情況。也許在早期的時候,有一些新冠的變異種特別厲害,它自然就被淘汰掉了。第二,它要有一個好的傳播途徑,這個非常重要,它其中的某一個變異必須擁有一個相當便捷的傳播的渠道,這個也滿足了以後,傳播就發生了。第三,要有潛伏期,新冠病毒的潛伏期可長到14天。“新的病毒在跟人類不斷接觸當中,通過不斷的變異,這幾個條件同時滿足的幾率並不是很大,所以我們的疫情並不是每年都會發生的。但這幾個必要條件滿足了以後它就會發生。”
“疫情發生後,幾乎在第一時間就有朋友問我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有沒有特效藥?有沒有疫苗?”梁貴柏表示,新冠疫苗給制藥工業提出了全新挑戰,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研發出從來沒有見過的疫苗或藥物非常具有挑戰性。“也許大家認為疫苗來得還太慢,但是從我們制藥人的角度來看,實際上已經做得非常之快,這麼快就能夠進入臨床,依賴於我們現在生物技術的發展。”他説,控制疫情的發展既需要全人類的集體智慧,也需要我們的個人智慧。常識告訴我們,最有效、最經濟的“隔離”方法,是高危感染源的自我隔離,遠離易感人群。“大家要有耐心,記得戴口罩、洗手,不要去擁擠的地方,採取這些常識性的自我保護措施。”
過去,與抗癌、心血管病等熱門疾病藥物研發相比,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研發可説是制藥研究的“冷門”,在疫情的作用下,疫苗研發成為一時焦點。儘管有眾多國家、團隊參與,新冠疫苗與“特效藥”的研發依舊逃不脫科學和制藥行業運作的規律。梁貴柏直言,病毒與微生物快速變異的遺傳特性決定了人類還會不斷接觸到“新型”的物種,千萬不要相信將來可能出現的“廣譜”抗病毒藥物可以最終解決問題。進化論已經明確告訴我們,就像“廣譜”抗生素一樣,出現耐藥病毒只是時間問題,因為“選擇”與“被選擇”是生物世界最底層的生存法則。
現代醫藥研發從磺胺、青黴素到帕博利珠單克隆抗體,經歷過去半個多世紀裏分子科學的飛速發展,集中體現了生物工程技術最前沿的突破性成果,以及這些看似理論性和技術性的突破如何被創造性地應用到健康領域,為人類造福。恰如鐘南山所説,21世紀的新藥研發仍將依賴於生命科學的突破性進展,需要更多的投入,還需要有更多像《新藥的故事》這樣優秀的科普書籍問世,從而提高公眾的醫藥知識水準,使醫藥創新得到全社會更廣泛的關心和支持。
圖片:出版方供圖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