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藍天白雲間鋪展民族文化優美畫卷

光明日報記者 高平

 

  每年元旦、春節期間,烏蘭牧騎的“百團千場萬人”下基層小分隊惠民演出活動都會持續開展。烏蘭牧騎的蒙古語原意是“紅色的嫩芽”,後被引申為“紅色文藝輕騎兵”,是適應草原地區生産生活特點而誕生的文化工作隊。

 

2017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隊員們回信中指出,要“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推動文藝創新,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時代的發展讓文化資源變得彌足珍貴。內蒙古草原文化在與中原文化長期碰撞、交流、融合後,留下了豐富的文化資源。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白玉剛説,千年的草原文明史積累了難以估價的文化資本。加強內蒙古地區文化傳承發展,可以有效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增強民族自信心,是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動力。

 

這些不同特色的文化盛宴,如遼闊的歷史文化畫卷,在藍天白雲間展示著傳承弘揚民族文化、共創共享美好生活的自覺行動。

 

內蒙古:藍天白雲間鋪展民族文化優美畫卷

 

每年元旦、春節期間,烏蘭牧騎的“百團千場萬人”下基層小分隊惠民演出活動都會持續開展。圖為烏蘭牧騎隊員們在蒙古包裏演出。資料圖片

 

  烏蘭牧騎歌舞不停,傳統文化生生不息

 

不久前,1957年成立的第一支烏蘭牧騎——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來到了該旗南部的朱日和鎮,進社區、入牧戶為群眾演出。

 

孟克吉日嘎拉是舞蹈演員,現任隊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感慨地説:“隨著時代的發展,烏蘭牧騎已經配備了聲光電等現代化的設備,可以創作大型的劇目。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回信,極大地鼓舞了烏蘭牧騎的隊員們。創作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文藝作品,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烏蘭牧騎在成立初期,曾創作歌曲《牧民歌唱共産黨》《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等一系列經典作品。新時代,烏蘭牧騎精心創作了歌曲《人民至上》《新農村新氣象》等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作品,反映新時代、傳播新思想、倡導新風尚。

 

2019年,為了迎接新中國成立70週年,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創作了蒙古劇《朱日和情》。全劇以2017年“八一”朱日和沙場閱兵為背景,把草原上各族軍民兒女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中形成的軍民魚水關係,藝術化地呈現在舞臺之上,熱情謳歌了一代代草原牧人純樸而堅定的民族團結意識和家國情懷。

 

許多烏蘭牧騎蒐集整理了大量民族民間藝術遺産,努力在演出內容和形式上實現多樣化。呼倫貝爾鄂溫克族自治旗烏蘭牧騎創作的歌舞《森林鼓聲》,以古老的薩滿教風俗為素材,通過藝術化的狩獵場面,運用篝火、大森林、崇山峻嶺以及充滿鄂溫克人文化特色的獸皮鼓,深情地表現了狩獵人——鄂溫克民族彪悍勇敢的人生。

 

鄂倫春烏蘭牧騎隊員曲雲18歲考上烏蘭牧騎,在她看來,烏蘭牧騎已成為內蒙古的文化名片,她深知文化的底色和亮色是烏蘭牧騎的活力源泉。曲雲不厭其煩地教孩子們發音、唱歌。這是對烏蘭牧騎精神的最鮮活實踐,也是對鄂倫春民族文化最好的保護和傳承。曲雲説:“只要烏蘭牧騎隊員的歌舞不停,鄂倫春民族的傳統文化就會生生不息。”

 

內蒙古:藍天白雲間鋪展民族文化優美畫卷

 

2020年8月2日,內蒙古錫林浩特市遊牧文化節·白音錫勒牧場建場70週年那達慕在錫林浩特市白音錫勒牧場拉開帷幕。圖為牧民在開幕式上賽馬。新華社發

 

  非遺産品,需要保護與盤活並重

 

在巴丹吉林沙漠深處的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鎮,一間簡易平房裏,一位65歲的蒙古族老太太正在做飯。她就是大名鼎鼎的著名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蒙古長調傳承人阿拉坦其其格,她還是內蒙古民族歌舞劇院獨唱演員、內蒙古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導師。

 

作為一名從烏蘭牧騎成長起來的資深藝術家,阿拉坦其其格深知,傳承蒙古族長調文化要從娃娃抓起。2008年,阿拉坦其其格在家鄉阿拉善右旗成立“阿拉坦其其格蒙古長調培訓中心”,為愛好長調的青年免費教授原生態蒙古長調。為了節省開支,她親自給學員們做飯、燒鍋爐、打掃衛生。經常自掏腰包為蒙古長調學員訂制演出服裝、租用培訓場地、購置基本生活用品。

 

到目前,阿拉坦其其格總共教了1000多名學生,用蒙古族長調民歌考大學讀研究生的學生有20余名。她先後在赤峰、包頭等地建起了8個長調基地,還有國外的學生也慕名而來感受蒙古長調的魅力。

 

與阿拉坦其其格同行的是我國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瑪。2002年,德德瑪自掏腰包在呼和浩特東郊的巴彥鎮創辦了內蒙古德德瑪藝術專修學校,設有聲樂、器樂、舞蹈、影視表演、蒙古族藝術傳承等六個係。對農村牧區貧困家庭的孩子,她免收學費,為孩子們提供學習藝術的機會。

 

世界馬頭琴藝術大師齊·寶力高,今年已經76歲。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馬頭琴音樂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他2011年在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創辦齊·寶力高國際馬頭琴學院。齊·寶力高從事馬頭琴藝術創作50餘年來,他成功改制了傳統馬頭琴的琴體以及其聲源,統一了其弓法和指法,把馬頭琴藝術推向世界的舞臺。

 

年輕的明星也參與到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中。疫情期間,蒙古族青年歌手烏蘭圖雅走進呼和浩特莫尼山非遺小鎮,通過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宣傳草原非遺文化等項目。

 

在莫尼山非遺小鎮,小鎮創始人賈宏偉是非遺項目蒙古族皮雕畫代表性傳承人。他將蒙漢兩族傳統皮雕畫技藝融合,形成獨特的創作風格。在賈宏偉看來,非遺技藝必須在傳承中創新,“過去的技藝以生活性為主,適應時代更需增強藝術性”。

 

2005年,內蒙古把每年的9月6日設立為“草原文化遺産保護日”,在全國率先組織實施文化遺産保護日活動。2015年起,自治區級以上(含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每人每年可領到傳習補助經費5000元。近幾年,全面實施“九個一批”工程:培育一批文化品牌;創作生産一批文化精品;開發一批文化人才;搶救保護一批文化遺産;建設一批文化基礎設施;樹立一批文藝團體;命名一批文化名城名鄉;建成一批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學科和研究基地;形成一批文化産業集團。圍繞“九個一批”工程,各地紛紛出招,文化熱如萬馬奔騰躍過千里草原。

 

  有文化底蘊的發展歷久彌新

 

呼和浩特的昭君文化和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的紅色文化,包頭鹿城文化和軍工文化,巴彥淖爾河套農耕文化,鄂爾多斯民族婚禮文化,阿拉善的居延胡楊和航天文化,烏蘭察布的察哈爾文化,錫林郭勒的元上都文化,赤峰的紅山文化,通遼的科爾沁藝術,呼倫貝爾的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三少民族”風情……內蒙古的103個旗縣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品牌。他們以各自地區民族風俗風情為切入點,舉辦那達慕、馬頭琴、蒙古長調、呼麥、安代舞等文化節慶活動。

 

在世界文化遺産元上都遺址旁,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每年都要舉辦“元上都”皇家查幹伊德文化節。奶食品是用馬、牛、羊和駱駝的天然純奶製成,味道醇香、營養豐富,蒙古語稱之為“查幹伊德”,漢語的意思是“白色的食品”。正藍旗奶食品工藝獨特,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該旗先後被命名為“中國查幹伊德文化之鄉”“中國查幹伊德文化傳承基地”,“正藍旗奶豆腐”和“正藍旗奶皮子”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2014年,正藍旗查幹伊德製作工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文化節期間,現場評選“錫林郭勒奶酪”創新獎、製作獎、行銷獎、包裝獎和組織獎。錫林郭勒盟以美食為體,以文化為魂,充分向廣大遊客展示地區獨特的民族傳統奶製品、優美的自然風光、純樸的民俗風情、厚重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旅遊體驗。

 

文化賦能成就大産業的還有敖漢小米。18年前,考古人員在有著“華夏第一村”之稱的赤峰敖漢旗興隆洼遺址發現了1500余粒碳化穀物標本,經有關專家鑒定,這些穀物距今約8000年,是目前發現的世界最早的小米。

 

頂著“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和“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雙遺産桂冠,敖漢旗建立了全國第一個旗縣級旱作農業種子資源庫,啟動了“拯救最後一粒種子”行動,已成功挽救瀕臨滅絕的傳統種子資源31個。曾于2016年9月搭載天宮二號航天器飛上太空的敖漢穀子已在敖漢、海南兩地完成五代試驗。敖漢小米從陸地走向太空,成為遺産保護和傳承的實踐先驅。

 

在發展方面,敖漢旗將小米做大,讓每一粒米的文化價值、健康價值、經濟價值得以充分釋放。敖漢旗將小米打造成為富民強旗的黃金産業。2019年,全旗穀子種植面積達92萬畝,年産穀子5億斤。敖漢小米是活著的文物,人們喝的是黃澄澄、香噴噴的小米粥,品的卻是8000年的文化和藥食同源的健康。幾年間,敖漢小米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攀升,完成了從無名到有名再到知名的品牌嬗變。

 

沒有文化的發展,蒼白無力;有文化底蘊的發展,歷久彌新。內蒙古民族文化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發展,寶貴的文化遺産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19日 07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