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居民收入榜:廣東重慶站上新臺階,西部超半數未過線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1-01-25 10:21:29 | 來源: 澎湃新聞 |
2020年各項經濟數據正在陸續公佈。
除了“萬億俱樂部”大規模擴容外,本期另一大亮點在於居民收入——要擴大內需,關鍵還在於提高居民收入水準,首要任務/最大挑戰即是居民收入增長與GDP增長保持同步。
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4.7%。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增長2.1%,與經濟增長(2.3%)基本同步。
那麼,經歷了百業艱難的這一年,各地居民的收入表現如何?“錢袋子”又出現了哪些新變化?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城叔對比了31個省份的居民收支情況,應該説,它呈現了一個與GDP排名全然不同的格局,不妨就此做個對照,看看自己排在哪。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京滬差距擴大 廣東重慶站上新臺階
早前公佈的地方“十四五”規劃建議透露,上海2020年GDP預計達到3.9萬億。“蛋糕”繼續做大的同時,居民收入也迎來跨越——上海成為首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7萬元的城市。
北京以6.94萬元的成績排在第二位,不過其與上海的差距已從2019年的1686元擴大至2798元。浙江邁過5萬元門檻,繼續保持全國第三。
“4萬+”梯隊和“3萬+”梯隊,分別囊括了3個省份、5個省份,數量和2019年保持一致,稍有不同的是,廣東、重慶各自上了一個臺階,成為梯隊中的新晉選手;
排在第五的江蘇與第四名天津的差距進一步縮小,2019年相差1千元,2020年相差不到500元。同時,山東以微弱優勢反超遼寧,排名全國第八。31個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對比(單位: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31個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對比(單位: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需要説明的是,2020年仍然只有9個省份超過全國平均線(32189元),中西部無一省份入列。
而隨著西藏、甘肅兩地的進階,31個省份在2020年全面跨過2萬大關,其中,“2萬+”梯隊有20名成員,堪稱數差微弱、競爭激烈。
如果對照GDP排名來看(2020年最終排名未出,此處以2019年排名為參照),頗有一番“洗牌”的意味,比如經濟總量排名第五的河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排在全國第24位。
城鄉居民收入比
浙江首次降至2以下 西部省份超半數未過線
進一步細分“居民”,排名情況再次發生明顯變化。
先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上海、北京、浙江繼續保持前三,天津被江蘇、廣東超越掉至第六位,福建、山東保持不變,湖南躋身第九,內蒙古衝到第十,其後還有西藏、遼寧和重慶也站上了“4萬+”臺階。
整體來看,全國有13個省份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4萬元。其餘省份也均達到3萬元以上水準,排在最末的是黑龍江,31115元。
需要指出的是,若以43834元的全國城鎮居民收入平均水準作參照,僅有排名前七位的省份“達標”。
在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上海以34911萬元繼續保持第一位置,浙江超越北京位居第二,天津、江蘇、廣東、福建分列四至七位,且收入水準均在2萬元之上。
同時,參照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排在第八、第九位的山東和遼寧也在基準線之上。也就是説,有9個省份“達標”。
而農村居民收入不足1.3萬元的,尚有青海、雲南、貴州、甘肅四個省份。以全國平均水準來看:城鎮居民收入有7省過線,農村居民收入有9省過線 (單位:元)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以全國平均水準來看:城鎮居民收入有7省過線,農村居民收入有9省過線 (單位:元)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城鄉差距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全國的基本情況是,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比值是2.56,比上一年的2.64有所縮小。
以此為對照,寧夏、西藏、陜西、青海、雲南、貴州、甘肅7個西部省份的城鄉差距仍然較大,天津、黑龍江、浙江三地情況較好,城鄉居民收入比已縮小至2以內。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浙江城鄉居民收入水準已經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但城鄉居民收入比低於2,則是自1993年以來的首次實現。
為什麼要重視城鄉差距?這裡還有一組數據可供大家參考——
前面我們提到,北京與上海的差距從上年的1686元擴大到了2798元,事實上,京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9年同步跨過7萬元高線,北京還以234元的微弱優勢領先於上海,但總排名上,上海為什麼能力壓北京?除了城鎮居民收入上升外,農村居民收入也貢獻不小。此外,還有一個特徵值得注意。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靠前的省份,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普遍較高,跑贏了全國平均線(2019年為60.60%)。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此前多次強調,居民收入增長要保持和GDP的增長同步,很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新型城鎮化。
*地方統計公報中未註明是否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對應城鎮/農村常住人口為推算
而要讓更多在城鎮常住和穩定就業的農民工及其家庭成為中等收入群體的成員,戶籍制度改革應加快步伐。
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城鎮消費西部排名上升 農村消費19省未過線
繼續看消費支出。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210元,比上年下降1.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4%。
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7007元,名義下降3.8%,實際下降6%;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713元,名義增長2.9%,實際下降0.1%。
分省份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排名前十位分別是:上海、北京、浙江、廣東、天津、江蘇、福建、山東、湖南和重慶;
農村居民消費人均消費支出前十分別是:上海、浙江、北京、廣東、江蘇、天津、福建、安徽、湖南和四川。
整體而言,居民收入排在前七位的省份,無論城鎮還是農村居民,在消費支出中的排序大體保持一致。更多省份則表現出了一種“錯位性”。圖中標記數據為超過全國平均線的省份(單位: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圖中標記數據為超過全國平均線的省份(單位: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以山東為例,全體居民人均支配收入與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均排在全國第八,但其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僅排名第16位。
安徽則相反,農村居民消費支出排在全國第八,城鎮居民消費支出較低,排在第23位。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區的城鎮居民,在消費支出中的排名,相較收入而言,均有明顯提升,除重慶(第10)外,四川、西藏、甘肅、雲南、青海分別排在第11、12、14、15和16位。同時,四川和重慶的農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也超過了1.4萬元,分別排在全國第10和11位。
不過,對照全國城鎮/農村居民消費支出的情況來看,有19個省份的農村居民消費支出未過平均線,更有23個省份的城鎮居民消費支出未過平均線。
在各大廠家紛紛瞄準下沉市場的今天,在各地政府紛紛寄望挖掘消費潛力的當下,這一點值得深思。
文字 | 余蕊均
相關新聞
- 2019-09-3070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約60倍
- 2019-08-15居民“錢包”七十年鼓起來近六十倍
新聞推薦
- 珠澳臺商臺胞共赴惠州 探尋文化根脈 共謀産業合作2025-04-30
- 台灣有識之士憂心兩岸關係 呼籲推動交流合作2025-04-30
- 同赴文化之約 共話創新創業2025-04-30
- 台灣“三三會”到訪深圳點讚“深圳是個好地方”2025-04-30
- 追尋鄭成功收復台灣的英雄足跡2025-04-30
- 電影《昔歸軼事》在昆明首映 臺胞:影片真正講好了“雲臺一家人”的故事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