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農家書屋成為文化風景線

光明日報記者 王曉櫻   

 

冬日的暖陽透過椰子樹,灑在海南省萬寧市長豐鎮邊肚村鳳凰太陽河書屋的茅草屋頂上。慕名而來的遊客桑武,停下腳步,拿出手機拍攝這座掩映在綠蔭叢中的黎族特色體驗式農家書屋。“這裡風景宜人,書屋建築又極具地方文化色彩,在這裡看書真是一種享受。”他邊拍邊説。

 

在互聯網衝擊下,不少城市實體書店慘淡經營,難以為繼。海南卻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一批像鳳凰太陽河書屋這樣既有顏值又有人氣的農家書屋。它們置身於鄉村山野之間,或與青山為鄰,或與碧海做伴,遠離塵囂,精緻優雅,形成了海南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農家書屋是國家實施的公共文化五大惠民工程之一。近年來,海南在實現農家書屋覆蓋全省行政村的基礎上,創新性規範提升一批標準書屋,給農家書屋做加法,以“農家書屋+”為路徑進行延伸服務,並引進社會力量,做強做優一批示範書屋,將其打造成農家書屋升級版——“鄉村美麗書屋”,形成了聚人氣、有活力、可持續的生動局面。

 

海南:農家書屋成為文化風景線

 

海南農家書屋大多兼具旅遊休閒、文化服務等功能。資料圖片

 

農家書屋也可成網紅    

 

2021年元旦,海口市石山鎮春騰村的村民和島內外跑步愛好者早早就來到火山書吧,一邊翻閱圖書,一邊等待一場紅色傳承文藝會演晚會。《沁園春·雪》《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東方紅》……熟悉的旋律響徹全場,現場群眾隨著歌聲重溫激情燃燒的革命歲月。

 

火山書吧因坐落在火山口地區一家農家樂性質的騎行旅遊點而得名,是海南首個農家書屋閱讀服務示範點,也是海南深化農家書屋延伸服務,積極探索創新的一個階段性成果。火山書吧還挂了另外兩塊牌子:“鳳凰海南書坊火山口閱讀分享中心”和“人民騎兵營”。書吧創始人王忠介紹:“這是省裏探索出的‘農家書屋+新華書店鄉村網點+農家樂’模式。以前農家書屋閒置,不是沒需求,而是服務沒跟上。書吧現在跟海南新華書店合作,一方面免費提供經典好書新書;另一方面培訓書屋管理員,一下子把準了村民的‘脈’,把人都給吸引來了。而且書吧本身就是休閒旅遊區,除了看書,還能騎自行車、打球、捉迷藏,孩子們一聽也都願意來。”

 

海南:農家書屋成為文化風景線

 

遍地開花的農家書屋,為海南美麗鄉村建設增韻添香。資料圖片

 

海南省定安縣則把建設農家書屋和建設文化村郵服務站相結合,推出了“農家書屋+村郵站”的模式,全縣108家農家書屋全部完成了文化村郵服務站建設。村民不但可以在農閒時間到農家書屋看書學習,還可以到文化村郵服務站辦理多項生活繳費業務。文化村郵服務站在為村民提供圖書借閱的同時,還不斷拓展服務業務領域,成為便民服務的窗口。

 

“那天,閻崇年就是在這兒給我們講故宮的故事!”萬寧市長豐鎮邊肚村黨支部書記黃業平指著書店正中央的木桌這樣説。

 

2020年11月11日,在萬寧市長豐鎮邊肚村,由社會力量和鳳凰新華書店聯合打造的鳳凰太陽河書屋開業。當天,歷史學家、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閻崇年來到書店與村民分享自己與故宮的淵源,並介紹了自己的新書。黃業平説,那天有近百人到場聆聽講座,大家都聽得特別認真,聽完後對故宮愈發嚮往。

 

在家門口聽閻崇年講故宮的故事,是村民們過去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情,現在不僅能聽名人、專家的講座,還能參加各種文化活動。鳳凰太陽河書屋負責人歐開煒介紹,接下來書屋將通過舉辦瓊劇、影片、致富帶頭人創業座談會、種養能手經驗交流會、直播技術培訓等主題活動,進一步讓書屋的人氣旺起來。

 

海南:農家書屋成為文化風景線

 

在海南農家書屋,山風海風吹來陣陣書香。資料圖片

 

近年來,海南積極探索“農家書屋+”運營發展模式,鼓勵農家書屋和基層各類設施、場所、項目相結合,設立多種形式的閱讀服務點。通過“農家書屋+村郵站”“農家書屋+電商平臺”“農家書屋+美麗鄉村驛站”“農家書屋+殘疾人閱讀平臺”“農家書屋+扶貧夜校”“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等共建模式,推進農家書屋提質增效和延伸服務,實現了從單一的閱讀平臺向綜合服務平臺的轉變。

 

面朝大海讀書遊憩   

 

在海南石梅灣,有一間面朝大海的鳳凰九里書屋,屋前是碧波萬頃,屋後是千年青皮林。走進書屋,綿延6公里的海岸風光盡收眼底。推開書屋向南的窗子,新鮮的海風撲面而來,吹得桌子上的書頁亂翻,發出沙沙的聲音。

 

九里書屋店長陳潤崛介紹,九里書屋是海南鳳凰新華出版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與華潤置地海南公司合作開辦的首家特色書店。華潤拿出石梅灣海邊最好的地塊建設書屋,新華書店派出專業團隊選書、管理,精心打造文化閱讀活動,通過招募最美守望者組織開展“趣味科普課堂”“咖啡品鑒會”“油畫寫生藝術走廊”等活動,使之成為石梅灣社區居民、周邊村民的精神文化家園。2017年4月,鳳凰九里書屋開業僅3個多月,就被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授予“海南最美書店”稱號。截至目前,吸引了讀者近20萬人次。

 

海南:農家書屋成為文化風景線

 

小朋友在農家書屋學習書法。資料圖片

 

海南靜謐的深山裏也有很受歡迎的書屋,一到節假日,各地遊客紛紛慕名前往“打卡”。在位於瓊島腹地的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盒子書房近年來讓鴨坡村聲名鵲起。鴨坡村是一個黎族村落,同時也是瓊中鄉村旅遊的“北大門”。瓊中縣政府在2017年引入盒子書房團隊,在村子邊上建設了5個書盒子。被綠意包圍的每一個書盒子既是主題書房又是可以住的民宿。白天,孩子蹦著跳著,走進書房,走進書裏的世界。夜晚,盒子書房周邊的蟲子慢慢醒來,縱情歡歌,伴著遊客入眠。

 

據了解,為進一步吸引社會力量辦農家書屋,海南出臺了相關措施,支持企業和社會機構等經營實體建設管理農家書屋、鄉村書屋等公益性書屋,同時也支持書屋名稱的個性化和品牌化建設,支持書屋將公益性文化閱讀與經營性旅遊休閒服務相結合,打造鄉村文化空間和旅遊休閒驛站,提升鄉村人文素養和旅遊文化品質,進一步推動了農家書屋提質增效。

 

海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陳瑩介紹,這些通過“政府+企業+村民”的模式打造出來的鄉村美麗書屋,被稱為農家書屋的升級版。升級版的農家書屋大都設在環境優美的鄉村、漁村,除承擔村民的公共閱讀服務外,兼具經營性的旅遊休閒、文化服務等功能。

 

點亮孩子心中的“文化燈塔”  

 

“你們看,哪個是船頭,哪個是船尾?”“這是燈塔,哪位小朋友知道它的作用?”圍坐一起的20多個孩子看著電腦螢幕上的畫面,紛紛踴躍作答。

 

這是盒子書房正在舉辦的一堂關於“海上那些知識”的公益課。講課的是盒子書房的一位住客,他從事海事工作,通過書房店長馮莉蘭了解到村裏的孩子因長期生活在山區,對大海非常嚮往,便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這一堂課。課堂上孩子們了解了海事船、航標、航燈、燈塔,還選出了海南最美的燈塔——博鰲燈塔。

 

海南:農家書屋成為文化風景線

 

新婚夫妻向溪邊書屋捐贈圖書。資料圖片

 

馮莉蘭介紹,鴨坡村距離瓊中縣城約30公里,當地的教育資源有限,課外興趣輔導機構基本為零,孩子們雖有興趣愛好,但村民大多外出務工,無暇顧及。在這樣的背景下,盒子書房啟動了“盒子書房鄉村公益課堂”,每週舉辦主題不同的鄉村公益活動,有繪畫課,音樂課,還有風箏製作、魚竿製作手工課,以及英語興趣課,這些公益課全部免費開放。鄉村公益課堂啟動至今,已舉辦近200場,成為打開鄉村孩子知識大門的鑰匙,為鄉村振興助力。

 

盒子書房還發起志願者服務鄉村的計劃,動員社會各界志願者走進鄉村,服務鄉村。馮莉蘭説,截至目前已吸引60多名志願者駐村服務,其中駐村時間超過1個月的就有22名。他們多數為國內重點高校的學生,有情懷,有熱情,在駐村期間,發揮自己的特長,組織各類公益活動,陪伴孩子們成長,言傳身教,幫助孩子們樹立學習自信心,接受文化熏陶,贏得孩子們的喜歡。盒子書房還根據開設有民宿這一特點,發起了“志願之旅”的互助項目,讓住客及進村遊玩的遊客在盒子書房倡導下,加入鄉村課堂,服務鄉村文化發展。

 

這些遍佈鄉村的美麗書屋通過各種公益活動,提升了村民文化素質,豐富了鄉村孩子們的文化生活,開闊了他們的視野。陳瑩表示,下一步,將試點推廣一批公益活動開展有成效的農家書屋,建立志願者服務保障機制,引入專業力量組織開展閱讀推廣活動,“不僅要把這些書屋打造成‘農民致富的學堂、農村文化的殿堂、農村學生的第二課堂’,還要以‘鄉村美麗書屋’為平臺和載體,提升鄉村旅遊文化品質,帶動鄉村文化旅遊産業發展,增強村民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

標簽: